观众排队逛博物馆 看博物馆如何变成一所大学校?

2024-05-18 22:21:5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诗侠


5·18国际博物馆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内人流如织。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供图

四川在线记者 张斌 吴晓铃

博物馆前排起长龙、文物展柜前挤满观众、社教活动现场爆满……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各大博物馆纷纷推出精彩的展览及活动,部分博物馆还实行免费开放,博物馆再现人满为“患”的盛况。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伴随国人文化自信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涌进博物馆,触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热!多家博物馆门票被抢空

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除国有综合类博物馆继续免费开放以外,金沙遗址博物馆、武侯祠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等收费馆全部免费开放。

记者上午11点过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看到,观众早早排起长龙。在景区的“杜诗书法木刻长廊”,来自成都的杨明带着9岁的女儿徜徉在一件件杜诗书法木刻作品前,教孩子辨认一个个汉字。杨明说,父女俩早晨8点前就开始排队等候入馆,“两个多小时的游览意犹未尽,孩子虽然小还理解不了杜甫诗歌的意思,但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她心里也能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免费开放的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门票很早就被预定一空,而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虽然只是半价,两万张门票也早早就被被一抢而空。

火!精彩社教与活动应接不暇

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再次强调了博物馆的教育作用。博物馆日当天,各大文博机构社教活动精彩纷呈,受到观众热捧。

向公众展示四川报业从“铅与火”到“光与电”,“数与网”到“智与云”发展变迁路径的四川报业博物馆,自2月下旬开馆以来,已接待近百支研学团队。国际博物馆日前夕,报博馆还通过邀请资深新闻学者作讲座、金牌讲解员评选等形式,“解锁”藏品背后的故事。5月18日当天,四川小记者志愿服务队的10多名“小记者”跟随专业讲解,走进四川报业博物馆,详细了解新闻的性质与发展历史,追寻光荣足迹。


5·18国际博物馆日,在四川博物院内,小学生在展品前参观。四川博物院供图

在四川博物院,夺宝奇兵之探秘“江渎”、沉浸式剧本解谜体验等系列活动,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孩子们了解考古工具及考古“黑科技”、学习青铜器生僻字、欣赏出土文物之美。成都博物馆则与成都部分中小学校携手,将学校创新课程开到了博物馆。

部分博物馆还将精彩社教课堂延展到馆外。5月18日下午,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走进成都市锦江区枫树社区,开展“金沙文化‘翼’站——你身边的流动博物馆”主题活动。活动现场,观众戴上VR眼镜便能看到栩栩如生的文物、也能参加3D打印文物等互动环节,在现代科技中感受古蜀文明之美。

丰!新展不断提供丰盛文博大餐

展览和讲座是每年国际博物馆日的重头戏。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各大博物馆再次集体推出了丰盛的文博大餐。

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动期间,“乐在山水 同声共舞——川渝地区乐舞文物展”在广安市博物馆开展,来自川渝地区36家文博机构的140余件(套)乐舞文物齐聚一堂,勾勒出巴蜀地区乐舞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面貌。“看了展览,才知道西汉学者扬雄在《蜀王本纪》里说古蜀人‘不晓文字,未有礼乐’其实是严重错误。”当地观众李萍笑称。

记者了解到,在国际博物馆日前,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馆上新了“名垂宇宙——诸葛亮遗存精选系列展之祠堂不可忘”展,成都永陵博物馆推出了“扇韵遗香——清代云南名家扇面精品展”,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激情燃烧的岁月——简崇志的艺术人生展”也专门推出,不同风格种类的展览,满足着不同观众的需求,提供了丰厚给养。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