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培松
在朱德故居
站在你太行般巍峨的塑像前
我仿佛听见战马在嘶鸣
和刀与剑碰击的金属声
是谁在高声喊着我的名字——
我赶紧上前一步,立正,敬礼
在此刻接受使命就是最神圣的使命
时间在紧迫的时候流动像钢铁的奔涌
存在的意义钢铁的质感一样清晰
从仪陇站出发,我要跨上高铁
才能够追上一路向前的队伍
和你那铿锵的步伐
张思德纪念馆
你伐薪烧炭曾经温暖过的人
也把温暖传递给了我
我来到你面前,就是要告诉你
你的家乡已经叫做思德乡
今天,乡亲们都很幸福
现在我要做的是,向你借火
点燃自己,并且通过诗歌
把温暖传递给那些需要温暖的人
高铁开动
高铁开动的时候
两旁的村庄和城市
树木和山峰
也在极速地奔跑
——这是我
在仪陇的高铁上看见的
最激动人心的一幕
在缙云山
在缙云山,诗人们兴之所至
或独自,或三五成群
与崇山峻岭合影留念
最后,他们干脆站成如蛇的一排
做出飞扬跋扈的派头
想要试比这横绝的巍峨与峻秀
不管他们摆出怎样的架势
在诗人与诗人之间的空隙,侧漏的
依然是缙云山
挡不住的无言霸气和万种风情
在偏岩看雨
一段偏偏的岩壁,矗立在古镇的尽头
让古老的风景多了几分韵致
夏天的雨,说来就来
从窄折的街道上,从扭曲的天空中
那雨脚也是偏偏的
就像在雨中躬身急步的连衫裙的女子
雨,落在黑水滩河两岸小叶榕的叶子上
继而滑落在黑水滩的溪水里
落在溪水里玩水人的身上
人们的笑声便随着溪水蜿蜒流淌
湿湿的,可以消解夏季的憋闷
快乐其实很简单,偏
也是一种观察事物有意思的角度
只要得其时得其地
再加上一场恰到好处的小雨
比如此时在偏岩
我所看见的风景与看风景小店的窗口
兴隆庙渡槽
人在无路可走的时候
心一横,即便千山万水
说过去,也就过去了
在兴隆庙听王吉勇老人讲当年修渡槽
好像是一件极平常的事
好像不是负着五百斤重的石头凌空漫步
而是骑着一只精心折叠的纸鹤
注:重庆北碚区兴隆庙渡槽修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全靠老百姓的一双手,肩挑背磨,历二十年建成,其辛苦程度和工艺上的突破都难以想象。
作者简介:
马培松,四川三台人,现居绵阳。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四川省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有诗歌作品发表于《诗刊》《人民文学》《星星》《诗选刊》《芳草》《汉诗》等,并多次收入《中国诗歌精选》《新世纪诗典》《国际汉语诗歌》《传世诗歌300首》《百年中国新诗编年》等选本。出版诗集《马培松诗选》《2011:发给自己的诗歌邮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