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草原故乡缩进展厅 苏新平首次西南大展在蓉启幕

2024-07-27 21:29:4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郭书琼

四川在线记者 余如波

成都市美术馆A区门前,三个迈步前行的大型人形雕塑迎湖而立,引来无数观众在此聚集。7月27日,这组雕塑的作者、著名当代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苏新平的大型同名个展《苏新平》,在成都市美术馆启幕。


展览现场

据悉,此次展览是苏新平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首次大型展览,通过对其艺术发展脉络的深入梳理,用60余件艺术作品、3600平方米的超大展陈空间,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了艺术家对现代与传统、自然与城市、游牧与出走等议题的独特思考和艺术表达。


展览现场

苏新平1960年生于内蒙古集宁市,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30年间,从草原到城市的生活、时代与城市的巨变,令他感到迷茫乃至困惑,这也是苏新平近40年的创作中一直出现的艺术母题和精神指向。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共分为4个单元。走进开篇“现代的部落”,尺寸巨大的蒙古包装置,以马和人为主题的雕塑作品迎面而来,带领观众回溯艺术家的故乡草原情怀,映照游牧文化在现代城市的困境与变迁。此版块还特别展出苏新平专门为成都市美术馆B区空间创作的全新大型装置作品。

第二单元“走向未来”纵向呈现苏新平的艺术探索,从早期的石版画到新近的大型装置《行走的人》,展现对现代社会的深刻洞察与未来憧憬;第三单元“语言的魔术”则是苏新平的一次创新尝试,纸片涂鸦重组,打破传统,创造新颖视觉体验,彰显艺术探索精神;终章“风中的理想”,苏新平以作品诉说个人历程,从草原到北京的艺术征途,融合回忆、理想与追求,触动人心。


展览现场

开幕式上,苏新平分享了艺术心路历程。他坦言,“故乡”这一情感纽带,如同一条绵延不绝的精神河流,贯穿了他30多年创作生涯的每一个角落,始终是心灵的避风港,以及灵感与力量的源泉。正是这份深厚的情感寄托,促使他在艺术探索中不断追问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之间的微妙关系。

“苏新平有着独特的精神家园和艺术口音。他成长于内蒙古草原,游牧文化的空间感和精神方式,深刻影响着苏新平近40年的艺术创作。”本次展览策展人崔灿灿说,无论有何种艺术风格的变化,对人的存在秩序的理解,对于精神的形而上学追问,始终作为母题贯穿在苏新平的创作中。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10日。

(成都市美术馆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