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然
湖畔书店
把书店半侵入水中
这是谁的主意?
要借助鹿溪河纵横的流域
将最新的知识点融入水中
来滋润这片隆起的土地
古老的河水流入古老的土地
古老的河水经过兴隆湖的积蓄
来年的春水,定能滋养出
这片土地上舟车楫马、樯桅毗连
“故盛养生之饶”的千年胜景
南野际
微风晃起的店招
将我的记忆,拉回了
苏码头摇晃的桅杆上
盖碗茶,像攒动的人头
塞满了榫头穿斗的街沿
慢节奏的太阳光
把这一切都交给了“南野际”
这不是穿越,这是
官塘村还原的乡野气息
织机,荥窑,蜀锦,木雕
院落里传递的传统文化
让我们在野草旧梁上
有了自己一点喘息的空间
水润新天府
浅浅入梦的,不是
天府新区地表上的高大建筑
睡梦里,流淌着
川西坝子最好看的水网
它上接岷江,下通眉、资
密密实实地布排在川西坝子
成都无雪,阿坝州用自己的身体
将雪融化为水,款款地送入
广都的脉管,在麓湖泛舟
在官塘赶鸭,或急或缓的水流
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
诠释,所有的传承与开拓创新
在纵横交错的河流中,用水对话
水是生命之源,高原上的原动力
捧着盛放的格桑花
在一次次的对接中奔跑,欢笑
在一次次的滋养中
翻新历史,又翻新了童年
让水流有了前行的方向
阳光,正在新区打开
一条城市的中轴线,犹如
一支疾飞的穿云箭,将古蜀三都
铸为一体,箭头是广都
箭身成都,箭尾新都
阳光,正在新区打开
抬高的箭矢,再次被举起
它是最古老的,它也是最年轻的
用一千三百年的历史负重
担负起跨越千亿级的发展态势
双翼下,展开的青山活水
快速飞奔在中轴线的两侧
偶尔闪过的高楼,掩不住
太阳急切的光芒
湖畔书店、官塘新村、麓湖国际社区
闲走在静谧的现代公园城市里的
花红草绿,每一株
都会有自己心里的那段梦想
或旧城记忆,或自由的翱翔
在稻田与湖泊,在高耸的楼宇
当奔腾的城市与恬静的乡村
亲密镶嵌在这片发展的土地上
烟火中的幸福,便有了实在的内核
有了城市与乡村相互交融的底色
“盐井,渔田之饶”的旧事
盘旋于竹林、院落的深处
被一条条三分故事,七分回忆的
休闲小道再度提起
再次走进东郊
我仍习惯把它叫做东城
就像把红星桥,新华桥
叫作一号桥,二号桥一样
澎湃的血在体内
和在整个东郊工业区一样
闭眼就能复活的景象
从荒草废地上诞生的
公路、围墙、烟囱
再度从工厂、仓库、宿舍
废墟上,站立起大厦高楼
复兴中留下的痕迹
正在被年轻的产业淡化
坐在竹椅上的咖啡杯
和揣入镜头的老仓库
和谐地晾放在冬日的阳光下
在东郊工业废墟刻划出来的
印迹,被重新贴上名字
就如同当初在荒地野坟中
刻画理想,标记干劲一样
只是让记忆有些恍惚
我强记着路边仅有的标志
刻意没有让路过的风
把所有的景色都吹走
半幅沙河
高大的梧桐树知道
沙河将自己分割成了两半
半幅浸在饱满的农田里
半幅穿行在工厂的线管中
不算沸腾的沙河水
却沸腾了近半个世纪的
风云,半幅沙河
从历史中来,又从历史中
归去,不露半点声色
一条平静的沟渠
一条平静的小河
在不平静的时光里
流出了不平静的痕迹
以至于今天,仍有
不少蹒跚的脚步,停留在
沙河的梧桐树下
追思年轻的记忆
作者简介:
其然,本名陈红兵,生于成都。诗歌归来者。作品见《绿风》《星星》《中国诗人》《中国诗歌》《诗歌月刊》《时代文学》《诗选刊》《四川文学》等,收入《中国2016年度诗歌精选》《2017中国诗歌年选》《2018中国诗歌排行榜》等几十个选本。出版诗集《原版成都》《心中有情就是诗》等。中国作协会员,《诗领地》诗刊执行主编,《中华诗魂》诗刊副主编,《知见文学》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