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8月31日下午,由天地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家园》在成都东周社艺文美空间举行了一场阅读分享会。作家达真与主持人、学者周东展开对谈,分享创作历程和心得,畅聊阅读和人生。本次活动由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天地出版社与东周社联合承办,成都阅读协会协办。
达真(右)和周东(左)对谈
一开场,来自成都阅读协会的朗诵者丽琴、向雏就声情并茂地演绎了《家园》中的一段文字,观众们仿佛亲临其境。朗诵结束,《家园》一书的作者、作家达真忍不住带头鼓掌,感谢朗诵者读懂了人物命运,读懂了《家园》。
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曾如此评价:“《家园》是少数民族文学界献给中国文学最精彩的礼物。”在近日揭晓的第五届青稞文学奖中,《家园》获得唯一的长篇小说奖。在《家园》创作过程中有什么经验和体悟?《家园》的文学特色是什么?创作背景方面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下一步的写作计划?等等话题,在阅读分享会的对谈环节,达真一一作答。
《家园》是达真历时十余载精心打造的“康巴三部曲”收官之作。作品以“长江源与长江尾”的独特视角,通过多线故事演绎和人物群像塑造,展现出时代背景下个体的命运沉浮、社会的发展进步,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的生动实践。该作品已先后入选2023年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四川省2024—2025年度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四川省作家协会2023年重点长篇小说资助项目、四川出版发展公益基金会2022年度出版资助项目。
达真坦言,这次获评青稞文学奖,是鼓励,也是鞭策。“康巴三部曲”,从《康巴》《命定》到收官之作《家园》的创作历程中,达真认为,勇气、智慧与开放精神至关重要。这些品质不仅支撑着他克服创作中的重重困难,也帮助他不断深化对人性的理解与表达。
谈及创作背景,达真深情地说,故乡康巴不仅是他创作灵感的来源,也是他理解世界、构建故事的基础。在创作过程中,他将藏语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融入到汉语叙述中,力求保留那份独特的韵味和情感深度。尽管自身使用汉语写作,但康巴文化的烙印始终贯穿其作品。达真还提到,自己始终致力于将家乡的历史文化与当代生活紧密结合,以此构建出鲜活的文学世界。
与之前的作品相比,《家园》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可以说,作品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困境,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然而,正是这些挑战塑造了他们坚韧不拔的性格,使他们在逆境中成长。达真表示,每一次创作,都是作家跟随作品中的人物丰富人生、获得滋养的过程。
周东认为,《家园》的创作缘起于达真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对这片土地上人们生活的深切关注。而正是他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才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既有力量又充满温情的民族交融故事。
分享会上,达真还透露了他的最新创作——报告文学《路魂》,该作品聚焦于川藏公路建设及其七十年来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计划于2025年初面世。《路魂》也已入选2024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本文图片由天地出版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