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乔
经络
人,注定生活在一张张网里
经络也是一张网
终生与你探讨循环的问题
“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也靠它的柔软健康灵魂的关节
不畅就是捆绑,一旦堵塞
巨石便卡住咽喉
气血在经络里
像一条河带着裹进风的记忆
从过去流向未来
无论如何嚣张跋扈之人
最终都不如经脉里的潜行者
其里的细微情态
我们并不能真正看得清,就像
难以知晓
祖先究竟怎样和我们在一起
穴位
像藏在皮肤下的井
黑暗深处,肉体供奉的神灵
空渺蕴含密实,汇聚
从有形而来的无相
仿佛森林里一处处风的居所
收留所有的念想和情绪
不收留压力,即刻传送出去
比飞鸽传书还要快
自有接受者依计调整罗盘
银针刺进,震颤是一种秘语
如同闪电过后的大地
似星辰散落于全身
都拥有与众不同的隐形力量
看守不同的欲望
诞生了许多庙宇之外的哲思
切脉
手指搭在脉搏上,等于
打开了生命的隐秘之门
脉象成为最可靠的告密者
轻按,重压
都是叩问,聆听
回到原初
风声一样的气动
细微之中隐伏宏大
山河寂静,肉身如浩瀚宇宙
清澈,或混浊
经由手指,心可以看到
真正的秘密,都与言语无关
没有形状,跳动
生命最简单又最复杂的存在
脉,就是一条河流
被切脉的人,什么都没做
医生同样沉默不语
古老的交流一直持续至今
正骨
需要帮助骨头改邪归正
找到来时的路
还原走失前的记忆
重新做回自己
力量再强,也硬不过骨头
铁与铁的撞击,火星四溅
其他,无济于事
就像盛怒之下,尽是残花断枝
不断模索,不断确认,仿佛
听到古老的启示
若无其事,或猛虎下山
瞬间发力,如同厉声的召唤
诸神归位
骨头正,凡人离不开神意
妙手,神一般的手艺
拔罐
很像从住宅里清除杂物
空里还有空的存在
空的诱惑力,我们看得如此清晰
难怪灵魂都将重回虚静之境
冒失的皮肉,承受痛苦
紫褐色,是竭尽全力的表白
也是失血的受难者
黄昏的沉重,点燃明亮的激情
折磨,因为有期待而变得
痛又快乐,憋着劲
把沉睡从深渊里拉上来
抽出湿气,解救溺水的的情绪
罐子被拔掉时,声音脆中有沉闷
旋即,空再次填满空
背上的印痕
侧耳倾听身体里的苏醒
针灸
某些记忆正被唤醒
银针刺进皮肤,一道站立的光
点亮某个故事的开始,或者结局
穴位,是老屋还是路口
也许是某个古老传说的封印
没有疼痛,细微的不安
如同迷失在沉默里的词语
盯着银针看
辽阔的海面上只有这桅杆
酸麻,像个孩子在树下徘徊
耳边想起的,是昨日清晨
轻雾走过河面的声音
于是,这棵只有树杆的树
无数的根须,伸向孤独
真实与虚无开始讨论人间
胳膊应该放松,五指张开
软下来,就像梦里的那些身影
只任凭银针战栗,抖落
皮肤里的真相,寻找黑暗里的光亮
没有什么不可以不清醒,除了清醒本身
疼痛,也会有忧伤的时候
银针很亮,就像爷爷唱出的戏文
针尖闪着光,像一盏灯
那是祖先仰望天空的额头
艾灸
把点燃的艾条靠近穴位
就像阳光照向窗户
有些事可以在沉默中解决
无需接触,阳光在窗外
向屋内发出呼唤,或虎啸
另一种体温潜入
不管黑暗如何阴冷,它总是热的
带着火的正直
胜过所有的甜言蜜语
理清时间里的流水
艾条一点点短去
气血知道它的意义
炽热催生阳气,驱离邪湿
往事与现实再次和谐
深处的回声像星辰的注视
真挚的爱,总是这样富有耐心
盐熨
——晶白的身躯
——像从大海里捞起的光
没有杂质的心
不掏出咸,它依然完整
不溶化,它就是星辰
得来的温度,慢慢递出去
仿佛大海深处的低音
不需要技巧
盐的纯粹,可以让一切变得简单
直接贴在患处
像长久而温情的依偎
唤醒血液的轻盈
甘愿被炽热穿透
不留一丝热量
最后,为了疼痛炎症消失
把冰冷留给自己
——终于
大汗淋漓,或泪流满面
作者简介
北乔,江苏东台人,诗人、作家、评论家。出版诗集《大故乡》《临潭的潭》,文学评论专著《诗山》《约会小说》,长篇小说《新兵》《当兵》,小说集《走火》《尖叫的河》,散文集《远道而来》《三生有幸》等二十多部。曾获第十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冰心散文奖、黄河文学奖、海燕诗歌奖、刘章诗歌奖、三毛散文奖、林语堂散文奖等。现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