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绝尘鄙” 书法家何应辉畅谈谢无量书法研究心得

2024-10-12 20:50:4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周志敏

四川在线记者 张斌

今年是谢无量诞辰140周年。近日,随着“大器无量——谢无量的学艺人生”,以及“书怀无量——全国著名书家书谢无量诗书法展”在成都博物馆热展,成都市民得以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谢无量先生书法魅力。10月12日,著名书法家、四川省书协名誉主席、四川省诗书画院名誉院长何应辉携新书《谢无量翰墨研究》来到展览现场,与观众近距离分享他的谢无量书法研究心得。


分享会现场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何应辉就从事关于谢无量的研究。新书《谢无量翰墨研究》中收录的墨迹从1906年的致邓绳侯手札,到1963年的《法海圆融》,跨度超过半个世纪,几乎贯穿了谢无量整个艺术生涯。


何应辉现场做分享

谢无量对“二王”等古代著名书法家研究极深,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天然不事雕琢,运笔如行云流水,被世人誉为“孩儿体”。何应辉以“平生字与诗,增光此世纪。字尤口皆碑,潇洒绝尘鄙”一诗精简概括谢无量的诗书成就,认为他的书法诗情自成一派,对中国近代文学和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杰出贡献。

在何应辉看来,谢无量的书法赢得广泛喜爱,不仅在于谢无量高超的书法艺术,还在于谢无量本人的深厚学养。“谢无量的书法也和其诗、文一样,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同时不失天真自然。”

分享会现场,《谢无量翰墨研究》一书的副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彭弢还分享了本书编撰的历程。彭弢介绍,不同于此前谢氏作品集的零金散玉,本书通过系统追踪并收录谢老的遗稿,考证既有材料,以“真、精、新、清”四大编撰特点,收集三百多张高清图片,兼具收藏、研究、临写多种用途。

成都博物馆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