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诗人,也是诗歌工作者与建造师——从诗集《鹧鸪与木梯》谈周瑟瑟|西岭雪·品读

2024-10-09 12:21:2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黄勇

夏花

时间美好而伤感,美好在于让我们慢慢积累起很多与诗歌有关的事物,包括相遇,从朋友到老朋友;伤感在于时间必然引导我们走向分离告别。这喜与哀的两个向度是并行的,就像人们喜欢想起往昔、最初的相知,也想起那些不在了的老友。


周瑟瑟中英双语诗集《鹧鸪与木梯》

诗人周瑟瑟是跟时间赛跑的人,每年都能收到他不止一次的新书发布或研讨邀约,他是时不时走在时间前面的。对其中英双语诗集《鹧鸪与木梯》,我想表达的主要有3个和诗歌与时间有关的话题。

一是青春期写作和写作延长青春期。

王璞先生提到青春期写作的概念,能够一直写到今天的作家,应该早已脱离乃至超越了青春期写作情绪情感的自发,而进入了哲学、美学、艺术层面的自觉。诗歌在,我们青春期的核与魂还在,并滋养着我们。青春在于对真善美的笃信,每次捕捉表达诗意,都是信仰的加持,写作延长了我们的青春期。

二是经验人生与超验写作。

《鹧鸪与木梯》,以及周瑟瑟其他的文本,包括名作文本,从中能看到他的整个成长路程中的经验,是那些经验的事物构成了他的诗歌意象。同样的经验和事物,如何通过组合描摹抵达诗性,是需要天赋的感知力、表现力的。这里我不用处理、呈现什么的,处理属于技巧的词,而抵达诗性需要天赋,用词语影像去吟唱隐秘,如《林中鸟》这样的文本,需要诗人在经验人生中进行超验的写作。

三是诗歌需要生命力,生命需要想象力。

这句看起来没什么新奇,但最紧要。首先说生命,今天地球上可见的生命是碳基生命,正在创造进行的假设生命是硅基生命。生命力除了吃喝拉撒的存在感,还在于想象力的存在。想象力能到达哪,硅基生命有想象力吗?如同经常会被硅基生命会消灭和代替碳基生命占领地球这一担忧困扰一样,生活中会被一些粉技术或做技术的朋友问:怎么看今天的AI写诗?

究其根本,还是写诗与生命的关系问题。人类所处的宇宙、星球、大地,本就是诗意的存在。诗意无处不在,真正产自于其中的生命才能感知和浸淫于这种诗性中。当绝对存在于语言相遇,即产生了诗歌。我还是相信也期望,人类作为碳基生命是这个星球的主宰,而非被设定预设。由此,每个个体的生命经验都是独特的,有属于个体独特的诗性表达。这种独特性决定,不会有AI写诗会超过人写诗这种结果。还是那句话,我坚持认为诗歌写作是个人史。

诗歌在周瑟瑟这里是有生命力的,无论是诗歌田野调查活动、诗歌年选出版活动、栗山诗会,新的学术路径的探讨,都活色生香。像这样勉力而了不起的诗人,在今天有,但绝不多见。他是优秀的诗人,也是诗歌工作者、诗歌建造师,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活动,创造诗歌生命力,建构诗歌意义。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