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吴晓铃
数字技术正在文博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当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数字建模与3D打印、人工智能等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博物馆展陈,博物馆正在变得好看又好玩。11月28日,四川省博物馆学会博物馆数智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数智专委会”)在攀枝花宣布成立。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数智化专委会将针对文博行业对数智化技术应用的现实需求,探索博物馆展陈以及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让文物活起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光彩。
“数智化是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也是文物保护、管理和应用的重要手段。”数智专委会主任委员王筱栩介绍,在信息时代,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博物馆的服务能力,实现文物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是文博人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专委会的成立,旨在进一步聚焦文物、场景、服务等更多数字化资源,加强国际国内博物馆间沟通合作,持续推动数智化技术应用创新,让博物馆不再限于传统观赏,而是为公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讲好中国故事的四川篇章。
据介绍,首届专委会由48家会员单位共同发起,覆盖全省21个市州,含一级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16家,二级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15家、三级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4家,未定级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8家,其他事业单位2家,企业单位3家。未来,专委会将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创新博物馆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探索通过数智化手段提升文物保护水平,扩大文化传播范围等。
四川省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侯世新介绍,数智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还将促进中小博物馆的发展,“目前中小博物馆展品不足的局面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博物馆的发展,数字技术的运用将让中小馆的展陈更加生动鲜活,也因此有望吸引更多观众。”
图片由四川省文物信息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