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扎根人民和大地,书写新时代气象。2025年1月17—19日,由四川日报社主办,川观新闻、成都市文联协办,川观新闻文化频道、金牛区文联、金牛区融媒体中心、金牛城投集团交子文化公司、五粮液、成都高新文创传媒有限公司、四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2023年度川观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18日上午,数十位参加活动的作家和诗人们,前往成都市金牛区工人村、成都凤栖博物馆、中海信(成都)新质产业城等地采风,近距离、多视角、沉浸式地领略根植在金牛街巷中的文化底蕴与城市气质。川观新闻人文频道特选发部分采风作品,以飨读者。
1月18日上午,作家们在金牛区工人村采风。金牛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吴小虫
历史的问题是否要交给历史
这其实是对参观者的警示
你们来了,不是从1953,很明显
擦伤了我的脸,我的眼泪
是亲情的然后向着周围蔓延
一代人的问题,代之以衰老
和墙上兀自冒出的野花
蓬勃着二十四桥的明月夜火锅
红墙砖楼里传来时间易逝
的唏嘘,光影杂乱
犹如相爱与别离,更具体地说,梦
沾染了尘土——翻滚着
但我们从来都是,云遮弯月
也想伸手去帮她擦净
也想在一种照耀中缓缓
你目光停留在玉鞍巷的一家
崭新裁缝铺,一个老人埋头裁剪
这似乎很有寓意
晴朗上午,一年的辛劳
给我们的最后馈赠
对花牌坊一座老房子的絮念
其实它没被拆,只是不在那里住了
才再次空空荡荡
曾义无反顾地或者麻木冷漠
庇护你的温暖和睡眠
当然最热的时候用空调抵抗出一小团
清凉
清凉的是在阳台供养的佛像
没有因为杂物堆放而空旷中有香云盖
一个人,初来成都,成都的四季
情绪的起伏——在高处有酒瓶的碰撞
整齐排列在走廊
所幸柔和的事物比如同事有猫轻轻走过
不得了了,有时以为自己是孙大圣
因为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的水帘洞也住着内心的牛魔王
终究顺从着楼下交通巷的夜啤酒烧烤
点燃因为风的缘故而并不明白此身何地
那些事后的羞耻和还没有熄灭的爱
在交织
不是为了索取但不能使其成为自我
就只能搬离,转身成为陌生
并永远记得,有次生病了
身体疼痛不能下床
但是上午有个讲座活动
也会一直记得,穿过成都工业学院
有一条巷子直通永陵和菜市场
在那里获得的历史感
和当下的鲜活
使你早已成为另一个人,那冥冥中的
那已经标好了价格的
永陵一瞥
世事变幻,永陵像一个图钉
蜀王王建一直在,哪怕是石头刻像
端坐在石床后端正中
二十四伎乐的演奏还未停止
只是鉴于考古学的必要性挖掘
人类历史文明的延续,透明
能够记住的,更多遗忘的
夜晚来临,帝王与庶民同枕大地
白日到来,头顶的同一片天空
而府南河在汛期飞溅
也只是对秩序有着稍微的幽默
如今我年过四十,终于理解
时间所赋予的
但和时间有半点关系吗
还是去关注一下
永陵门外公园的花树
有一段日子,我常去那里看书散步
所获得的自足圆满
而不必对世界再有期待
作者简介:
吴小虫,1984年生于山西应县,现居成都。中国作协会员。曾在《诗刊》《星星》《十月》《山花》《诗潮》《北京文学》《扬子江诗刊》《青年文学》等刊物发表组诗及随笔等,曾获得《都市》年度诗人奖、四川十大青年诗人奖、李季诗歌奖等。出版诗集两部,其中《一生此刻》入选2018年度“21世纪文学之星”并获得中国诗歌网年度十佳诗集奖。参加诗刊社第36届青春诗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