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扎根人民和大地,书写新时代气象。2025年1月17—19日,由四川日报社主办,川观新闻、成都市文联协办,川观新闻文化频道、金牛区文联、金牛区融媒体中心、金牛城投集团交子文化公司、五粮液、成都高新文创传媒有限公司、四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2023年度川观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18日上午,数十位参加活动的作家和诗人们,前往成都市金牛区工人村、成都凤栖博物馆、中海信(成都)新质产业城等地采风,近距离、多视角、沉浸式地领略根植在金牛街巷中的文化底蕴与城市气质。川观新闻人文频道特选发部分采风作品,以飨读者。
1月18日上午,作家们在金牛区工人村采风。金牛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李永才
大道金牛
关于史书上的传说
“石牛粪金”,几乎不可思议
而“五丁开道”,也有些荒诞和朴素
谁不知关山险峻?
八百里秦川,受制于秦岭和龙门
纵有万千铁骑,秦朝的野心
也难以逾越蜀山之鸟道
不管历史如何戏说
我只关注,那些时间遗传的器物
或者古人原始的叙事
石牛在那里,史籍在那里
五丁们开出的金牛道在那里
毫无疑问,是这一条别致的古道
让蜀王的城头,变换了旗号
我只想重走金牛道
从五丁桥出发,走五丁路
过天回镇,一路向北
到了广汉三星堆,得稍事停留
我要把神树上的果实
摘几枚,让杜鹃一样的神鸟
播撒在汉中平原上
来到剑门关,就要登上关楼
眺望巍峨峻峭之下
一条旷世之道,在山重水复之间
逶迤而行。逢山开路
遇水涉桥。最是崎岖处
有诸葛孔明,用峥嵘架设的栈道
仿佛陡峭盘旋的天梯
被北伐的将士,用铿锵的足音
走得七零八落
剑门关楼话当初,如此故垒
姜维抗钟会,泰然应对
无论地理如何险要
也无法据守,一张完整的版图
凭栏怀古,青山尚且在
明月固然老。伯约戍关有几度?
叹一溪剑水独自流
流走风云人物,最后的绝唱
梁山寺下,千年紫荆
像一个帝王,修行于剑溪侧畔
花开灿烂,开出一片珊瑚
经书一样的古意
比群峰之上的桃花,更加逍遥
红墙夜雨,古刹沧桑
几声箫笛,将帝王的春梦
吹进了驿馆的忧伤
秦关汉月照古今
从秦汉飘来的祥云,让一方水土
绿树几重,楼阁耸秀
穿越之美,像相拥千年的古柏
情深意长。翠云飘落之处
将军种下的松柏,为驿道的快马
延伸遮风挡雨的长廊
红尘一骑送荔枝,只需一粒
就足以让贵妃的笑语
漫过整个唐朝
葭萌关前说往昔
但使嘉陵和白水,都汇聚于此
也难以扑灭三国的战火
张飞挑灯,激战马超于夜色
金鼓连天,刀光剑影
犹如一席冷月,斑驳在城墙上
几度春秋如风过,绿树青草岁荣枯
有多少将士能回朝营?
金牛道在白水拐个弯
就到了白水关,为此祸福之地
历代兵家,筑寨相争
在白水关极目,但见白龙江
在古城与古关之间,蜿蜒而去
平静如斯的白龙湖上
落日西斜,水鸟飞渡一片苇丛
谁曾想,还有沙州与白水
昔日的老街,静卧于湖水深处
过了白水关,来到古阳平关
我无意于走马岭的风光
也无心去评判,定军山的成败
只想贴近那些残存的城墙
古碑和枯裂的战壕
侧耳倾听,历史激荡的回声
我仿佛看见,行走汉水的军师
将兵锋屯守于白马城
卧龙岗读书,莲花池种花
六出祁山,进退自如
当年的金戈铁马,在这样的沙场
烽火硝烟,演绎了多少
惊心动魄的对手戏
大道纵南北,时光横古今
王朝更替如走马
是非功过与谁谈。潮起潮落
不过是一只鹭鸟
闲来无聊,浣洗一片不老的羽毛
且看当下金牛道
坦途通天下,列车飞峻岭
大地苍黄鹊起处
鸟鸣花灿,人间春来早
从成都到长安,南来北往
一条神奇的古道
把两个平原牵在手上
千秋迭梦,在天府之土上
铺展开来,于是乎巴山南北
就大河奔流,沃野千里
大道之行,我像一块追风的铁
与平行的时空,如影随形
我手捧繁星,日夜兼程
穿越雄关漫道,重回蜀道的起点
与万家灯火,相遇于五丁桥
桥下的府河,喋喋不休
仿佛在告诉我
大道驰金牛,蹄疾步稳
火车北站
当黎明抬起头来,北站便有了
放飞一群鸽子的念头
积木一样堆砌的楼房,被绿色的列兵
安顿得井然有序
阳光以丝绸般的姿态
恢复人们对远方和未来的预期
想象或期待,勾勒或憧憬
这多像一个斜杠青年的生活
仅有标语和口号是不够的
刚刚醒来的世界
需要我们去亲近,去理解和辨识
去提炼广场的主题
如你所言,秋天有银杏的性格
一场秋雨,就是天空的列车
总是从北站出发
朝着阳光的方向,我们相拥而行
可以越过忧虑,放弃平庸
选择一阵锐利的秋风,去驯服
一群意外的小兽
工人村
在曹家巷,阳光是一枚路标
指引我们走进1953年,走进工人村
用当年的榔头、扳手和小洋铲
修复一些陈旧的记忆
我要把一只安全帽,重新戴在
梅花鹿的犄角上
让小鹿的哨子,吹响早晨的天气
古红的日子,从巷子流过
流进冬天的便利店、美发店和法餐馆
时间一久,云南的米线
也从桥上流过来
借一架木梯爬上云端,摘几粒星星
种在墙上,就能长出一个小卖部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
红墙不是墙,是一声鸟鸣
轻描淡写的涂鸦
匠人里
这些盒子一样的小楼
曾经洋盘儿过。打开这些盒子
就像打开一台留声机
可以听听旧日子,一段悠闲的唱腔
我们穿行其间,只想看看
北门里的黄醪糟
如何将爱情巷的故事,发酵成
浓稠的光阴
只是那么一小碗,就醉倒了
这一群无所事事的人
在向南的街口,我们受阻于丛林
抵拢倒拐。我的目光
停留在一排苍蝇馆子上
那些用网红打卡的少男少女
完全可以佐证,街道是有些老了
但人心却未老
作者简介:
李永才,重庆涪陵人,现居成都。北京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诗歌、散文创作及文艺理论研究。出版诗集《故乡的方向》《城市器物》《与时光伦理》《记忆的空纸盒》等八部。获得川观文学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