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柏
2024年,成都儿童文学继续在原创领域深耕细耘,积极探索。作家们创作的现实类小说、幻想类小说、童话、图画书在题材和内容方面均有所创新,儿童散文和童诗相较其他领域,仍存在短板。
整体综述
2024年,成都儿童文学作家在人民文学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明天出版社、希望出版社、北京出版社、中信出版社等,共出版18本儿童小说(包括现实与幻想类题材)、7本童话与童话集、10本图画书(另有10本翻译图画书),内容涉及时事、历史、自然、人文、传统、人物传记等,以或厚重或轻盈或奇幻的笔触书写现实,营构幻想世界。
短篇方面,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十月·文学少年》等国家级、省级刊物共发表小说、童话、科普文章70多篇,涉及家庭、成长、历史、科技和科普等主题,贴近当下孩子生活现状,以孩子的视角,书写对当下的理解,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困境。
2024年,成都儿童文学作家在前进中持续求创新,在变化中固守初心和使命:以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文字,以儿童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传达有益的知识和积极的价值观,以满足儿童的阅读需求和文化成长需求。
深耕创作领域,细耘写作内容
2024年,成都儿童文学较往年有了一些变化,内容更偏重自然、科普和科幻,人物传记方向也有了一些发展,评论性文章呈现可喜的蓬勃发展趋势。
大体而言,现实类作品把握时代脉搏,注重历史与自然的表达,展现传统文化和四川地域特色;幻想类作品想象力丰富,却扎根生活,亦真亦幻,尤其科幻类作品持续发展;图画书则呈现出内容的多样化,覆盖自然科普、人物传记、文化传承、家庭童趣等;儿童文学评论(包括儿童小说,童话集,儿童剧,童诗集的评论性文章)有蓬勃发展趋势,其中不少针对四川本土作家作品的评论,显得尤其难能可贵。
(一)现实&自然小说
蒋林的《孩子,你终将长大:熊猫康吉的远行》,是一部在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上都有重要创新突破的生态题材成长文学,以野生大熊猫康吉独自寻找栖居地的跌宕历险为主线,生动展现康吉在途中遭遇的重重挑战及收获的成长蜕变,讴歌胸怀目标迎难而上、勇于追寻梦想的昂扬精神。情节生动,形象鲜活,兼顾生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
舒德骑的人物传记《愿将此身长报国:彭士禄的故事》,描写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彭士禄跌宕起伏、惊险传奇的一生,也浓缩了新中国核动力研制的整个历史,是军事爱好者和青少年了解我国核潜艇和核电站发展历史的一本难得的读物,是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刘胜东的现实小说《白马》,以口口相传的古老史诗为线索、传统织染工艺为载体,结合主人公的成长经历,阐释面对人与自然、生命与死亡时,对命运和自我的反思,以及民族精神带给我们的生死观、价值观。把现实和历史、当下叙事和古老的歌谣结合在一起,呈现出文学化、儿童化的表达,体现少年创作的高度和可能。
王棵的长篇儿童小说《珊瑚在歌唱》,以“种珊瑚”的故事为主线,在富于诗意的讲述中,揭示珊瑚与生态的关系、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书写海洋生态保护的大主题,形象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作品突破生态环境的单一层面,延展到珊瑚礁的领土意义,为我国的海洋儿童文学、生态儿童文学创作贡献了新鲜而可贵的积极成果。图书出版后,《人民日报》、新华社客户端、《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人民政协报》等媒体对图书进行评论和报道。图书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增补项目,中宣部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中国好书”2024年3月推荐书目、2024年六一专榜,2024央视《读书》精选年度童书,《中华读书报》2024年度优秀童书等榜单与推荐。
王棵的长篇小说《芦哨声声》,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女孩多鱼、弟弟来金与何家园孩子们的故事,经历上学堂、学堂教日本话、鬼子进村、割玉米地、罢学、被抓等一系列事件。“芦哨”既是少年参与战斗的接头暗号,又是民族希望生生不息的觉醒之声。
刘华的长篇小说《苹果花开》,聚焦儿童到少年的关键成长期,以动人的情节、宽阔的视野和可感可触的现实主义笔法,展现孩子们成长中的风雨和晴空。作品从偶然中揭示必然,从校园延伸至社会,在帮助小读者正确对待个体成长问题的同时,匠心独运地探寻破解教育压力、人际冲突等社会问题的钥匙,充分表达新时代价值观的力量,讴歌美丽心灵,憧憬美好未来。
廖小琴的长篇小说《走村少年》,讲述一只叫小胖的狗意外失踪,小丁与他的朋友决定深入周边的乡村去寻找。这不仅是一次寻狗之旅,更是一次对生活的探索和认知。小丁感受到乡村的美好,也学会了坦然面对和接受生活中的失落和变故。
期刊发表方面,彭柳蓉的《水下的村庄》,廖小琴的《爷爷跟着奶奶去了另一个地方》等短篇小说,发表在《少年文艺》《中国校园文学》等刊物。
(二)幻想&科幻小说
彭柳蓉的少儿科幻小说火星女孩系列4册《星星的预言》《逝去的记忆》《油画里的秘密》《月亮的眼泪》,充满奇瑰的幻想,地球文明碰撞火星文明:一万年前,火星环境恶化,火星人基因退化,乘坐宇宙舰队迁往地球;科幻与神话交融:美杜莎、冥王哈迪斯、米诺陶斯的迷宫;勇气,解密,冒险,抉择……讲述少年的成长故事。
宋楚楚坠入神秘的树洞,拾到一个金色的面具,此后宋楚楚发现自己可以听到别人的心声。有一天,她用这项特殊的能力帮助了好朋友,然而更大的危机正在来临,未知的谜团等待揭开……这是彭柳蓉少儿科幻小说奇迹学校系列《重叠星球》《梦幻面具》《金星项链》《外星蜂虫》中的部分情节。彭柳蓉的语言清新温暖,故事奇思妙想,擅长制造悬念,以引发情感共鸣的“青春科幻”引导青少年探索无尽的未知领域。这些特点,也体现在她的科幻小说短篇集《时间的岛屿》上。
廖小琴的幻想小说集《飞跃鲜花星球》,含13个短篇幻想小说。作品根植于日常生活,描写普通人的奇遇,在亦真亦幻的临界线上穿针引线,令人耳目一新。用质朴冷静的语言,描摹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焦虑、迷惘等心理特征,审视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的关系,饱含对社会现实的隐喻和反思,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具有令人温暖的情感温度。
贾煜的少儿科幻小说集《一只蝴蝶的自述》,通过一只具有自我意识的蝴蝶的自述,缀连起人类制造的智能仿生体对生命、情感、智慧、勇气等种种要素的感悟,又以蝴蝶的生存、冒险与拯救,影影绰绰地描绘出人类世界的样貌,完成诗意与哲学的双重闪烁。
王林柏的少儿科幻小说集《喵星神医》,收录的作品曾获台湾牧笛奖、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奖等奖项,有的作品讲述AI机器人带给人类的变化,有的作品呈现对虚拟现实的思考,有的作品表达生命之间的温情……培养孩子寻找事物内部规律的科学思维,严谨且自洽的科学幻想,不失温暖的人文关怀精神。
期刊发表方面,彭柳蓉的《进化》等短篇科幻小说,聂勇的科幻小说《龙汤圆》,谢小力的历史幻想连载《故事侠文史解码》系列等作品,贾煜的《金蝉脱壳》等科幻短篇小说,刊发在《读友》《科幻世界》少年版,《百科探秘》《科学故事会》《读者报·创新作文》等刊物。
(三)童话
廖小琴的系列童话《从前有个东西村》,包含《万物》《人和万物》《他们行走在大地》。融合中国神话和民间文学的创作手法,用中国人的方式讲述万物起源。运用超凡脱俗的想象,描绘出世界小时候的一派热闹景象,以极富创意的方式解释万物,赋予孩子一双重新观看世界的眼睛。该作品入选2024年中国好书六一专榜,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4年最值得推荐的50种童书(春季版),《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推荐书单,中国作家网2024年第一季度儿童文学推荐书单等书单和推荐。
廖小琴的长篇童话《奇迹山林》,讲述天真善良的女孩秋安,因行为举止异于常人,招致村人怀疑。大家基于各自的情感、心思和利益,日渐恐惧于她的力量,屡次施害于她,将其一步步逼入山林,而她最终成长为山林守护者。作品不回避人性的灰暗,也书写人性的光亮,探讨了人心的复杂性。
王林柏的安全科普童话《飞龙救援队-屋子在晃动》,以安全教育为主题,讲述动物城里的小动物们和唯一的人类男孩,面对地震灾害时,在紧急避险、保护自己、救护他人中获得成长的故事。渗透灾难与困境中求生自救的技能,帮助儿童树立安全意识、掌握救护方法。
王林柏的童话短篇集《月亮之上》,讲述一对生活在月亮背面的老夫妇,终日过着单调、重复、与世界脱节的生活。突然有一天,一个孩子进入了他们的生活……描写父母与子女情感的交织与牵绊。童话桥梁书《与众不同的你》,讲述一只与众不同的母鸡经历被嘲笑、被吹捧、而后被无视的过程,思考什么是天才,什么是庸才,什么是做自己。
期刊发表方面,廖小琴的《石榴、花朵和挂毯》等童话作品,王林柏的《无聊之神》等作品发表在《儿童文学》(经典版)、《十月·文学少年》《少年文艺》等杂志。
(四)图画书
蒋林的《大熊猫星宝》,以博物式的绘画,形神毕肖地还原大熊猫星宝憨厚与野性的面貌。以考究写实的故事,返本还原地讲述作为野生动物的大熊猫如何在自然中生存与成长:找寻适合生存的竹林,警惕同类的攻击,提防天敌的埋伏……启发孩子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学会适应环境和解决问题。
李文旭的《平民教育家傅葆琛》,选取40多个小故事,兼顾故事性、趣味性和可读性,用2000多字近40个画面,反映傅葆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教育、勤奋好学,曲折而精彩的人生。塑造孩子的优秀人格,激发儿童积极向上的精神。
廖小琴的《驯河童子》,讲述沉默而弱小的阿牙通过最擅长的倾听,听懂怒河的愤懑和辛苦,抚慰怒河的狂躁,最终成为真正的驯河童子,保护了全村人的故事。启发孩子对善与恶、勇敢与怯懦、智慧与愚蠢的认识,思考和审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入选父母必读“2024年度原创绘本推荐榜单”,获2024年度优秀童书·文化寻根题材作品奖。
廖小琴的《小戏迷》,讲述小主人公从小在爷爷的影响下,喜欢唱戏,并在戏园前辈的指导下,学习戏曲文化,成为小戏迷,使戏曲文化得到传承并焕发新生的故事。数字融合版动画片入围俄罗斯沃罗涅日国际动画电影节,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非遗文化的璀璨魅力。
彭柳蓉的图画书《动物总是有办法》系列3册《活下去》《捉到鱼》《藏起来》,以本领奇异的动物为主角,讲述它们的非凡能力:发射“炮弹”,放电,点亮自己,伪装自己,或者藏食物的高手……就算面临糟糕的环境,动物也会运用自己的本领,努力活下来。
彭柳蓉少儿科幻图画书《人造太阳计划》,讲述一个关于科技与自然力量相结合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展示科学的力量和人类面对挑战时的勇敢与智慧。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
十画翻译的中文全新版《姆明漫画全集》(托芙·扬松创作,共10册),收录41个关于姆明的温馨幽默漫画故事,再次点燃中国读者对姆明家族的热情。
王林柏的图画书《爸爸安全使用手册》,充满童趣和幽默感。一位孩子用稚嫩的线条和幽默的语言,图文并茂地讲述眼中的爸爸:有时像鼹鼠,有时像狮子、熊、公鸡。既指出爸爸的问题,也赞美了爸爸的优点。描绘出“爸爸带娃日常”的真实场景——既父爱如山,又鸡飞狗跳!
王林柏的图画书《家有捣蛋鬼》,讲述“我”的家中许多捣蛋鬼,惹了许多麻烦事:浴缸里的鲸鱼喜欢把地板打湿,鳄鱼爱在书上乱涂乱画,恐龙玩完玩具从不收拾。终于有一天,爸爸妈妈让“我”管理所有的捣蛋鬼。从平凡的生活点滴出发,讲述如何养成好习惯的故事。
王林柏的图画书《跳芭蕾的熊》和《呜哩哇啦噼里啪啦稀里哗啦王国的国王》,被输出到中国台湾地区。
(五)评论
黄晨旭在《四川作家》发表《包容式教育理念与劳动崇尚的完美结合——谈杨红樱新作〈淘气包马小跳:光荣绽放〉》,在《出版人》发表《杨红樱〈熊猫日记〉创作探析》,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笑猫给小读者的信》等评论。评论《杨红樱〈熊猫日记〉综论与未来创作可能探析》,入选四川省作家协会重点文学评论扶持项目集《蜀山》。
宋雨霜在《精神文明报》发表儿童诗集书评《童心在叶子上起舞——读儿童诗集〈叶子的脸羞红了〉》,童话集评论《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评童话集〈母亲的眼泪〉》,儿童小说评论《兼具温度、深度、厚度的成长叙事——读长篇小说〈绣虎少年〉》, 儿童剧综述评论《好的儿童剧是一幅看不尽的画》。在《成都商报》发表儿童小说评论《基于梦境叙事的成长解读——评〈梦回三国〉》,在《广安日报》发表儿童图像诗集评论《诗画结合,跨媒介的文字创意表达——评〈童诗会画画-儿童图像诗选〉》, 在川观新闻专栏发表儿童剧评论《荔枝小王国,成长大智慧——评川剧儿童剧〈小笔架奇妙之旅〉中的隐喻艺术》。
(六)儿童文学推广活动
2024年,成都儿童文学作家针对儿童文学的推广,做出切实的努力,儿童文学影响日益增大。由于内容过多,仅列出作家部分活动内容。
蒋林在北京举办《孩子,你终将长大:熊猫康吉的远行》新书发布会和研讨会,曹文轩、韩进、安武林等嘉宾进行交流研讨。在成都天府书展上,举办新书《大熊猫星宝》首发仪式。
王砅参加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光明读书会启动仪式,获聘读书会专委会副主任;参加全省儿童文学创作座谈会暨省作协重点扶持作品《鸽子王》改稿会。
刘胜东参与第十四届江苏书展,进行创作分享。
彭柳蓉在成都科幻馆科幻普及讲座数场。9月,受尼泊尔文学院和尼泊尔儿童文学协会所邀,参加在加德满都举行的国际儿童文学会议。
谢小力受邀参加2024年成都高新书香活动,分享儿童亲子阅读的内容方法。
廖小琴于3月走进十月文学院,参加“名家谈写作”创作分享会;5月,在十月文学院参加《十月·少年文学》与中信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从传统文化中走出的中国童话”新书分享会;9月,受尼泊尔文学院和尼泊尔儿童文学协会所邀,参加在加德满都举行的国际儿童文学会议。
王林柏在成都市簇桥小学参与“四川省本土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转化暨整本书阅读教学研讨活动”(教学转化作品《拯救天才》和《买星星的人》)。
荣誉与收获
2024年,也是成都儿童文学作家收获成绩的一年。
裘山山的作品《游过月亮河》,获中央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蒋林的作品《熊猫花花》,获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刘胜东的现实小说《白马》,获第四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金奖。
王砅的长篇系列《幻游山海经》,获首届金芙蓉文学艺术奖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彭柳蓉作品《时间的岛屿》,获少儿科幻星云奖短篇金奖。
王棵的长篇儿童小说《珊瑚在歌唱》,获冰心儿童图书奖等荣誉。
廖小琴荣获第四届蒋风儿童文学奖(青年作家奖),《花朵鱼》荣获首届澳门国际儿童文学奖最佳短篇奖,《石榴、花朵和挂毯》荣获第六届“温泉杯”短篇童话大赛银奖,《卖词语商店》荣获首届金芙蓉文学艺术奖。
王林柏的作品《无聊之神》获第六届“温泉杯”短篇童话大赛金奖,《飞龙救援队》荣获首届澳门国际儿童文学奖最佳科普入围奖。
吴亚男的幼儿故事《苹果红了吗》,获第二届“爱德说”幼儿德育作品入围奖。
优缺点并存
2024年,现实小说、幻想小说、童话、图画书仍是成都市儿童文学探索和深耕细耘的重点领域,总体侧重自然、历史,传统文化,家庭等。儿童散文、诗歌与童话小说相比,整体仍存在较大差距。
2024年,成都设置金芙蓉文学艺术奖等本土奖项,对儿童文学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成都本土儿童评论对儿童文学的持续发展也起到推动作用。
2024年,儿童文学推广较往年有所改善,但相较其他优势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当下的成都儿童文学,在全国的儿童文学创作版图中崭露头角,作品屡被转载,入选权威书目。但在成都学术界缺少关注,由于宣传路径等方面的原因,很多作品在本地孩子、家长、学校未能形成相应的影响力。
希望能更重视原创优秀作品的推广、宣传和专题讨论,让更多更优秀的成都儿童文学作家和作品被发掘,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