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春秋时代,李敬泽:伟大的时代值得反复书写丨2023年度川观文学奖颁奖典礼

2025-01-19 18:28:1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梁庆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摄影 赵明

“我为什么说,春秋的人是神?因为在他们身上,有一种神一样的精神,一种神一样的情感,一种神一样的力量,一种神一样的任性!”当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川观文学奖评委会主任李敬泽“穿越”回春秋时代,他看到了一群人,也见到了一群神。

1月19日上午,2023年度川观文学奖颁奖典礼系列活动之一“天府文艺讲坛”名家讲座开启了第二场。李敬泽从他的最新历史随笔集《我在春秋遇见的人和神》出发,展开了一场同名讲座,与读者们分享了他对于春秋战国几百年间的所见、所思。在李敬泽看来,春秋是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决定了中国人精神的基因和结构,“春秋那样的伟大时代,值得反反复复书写!”


李敬泽

春秋为什么叫“春秋”

《我在春秋遇见的人和神》着眼于《左传》《史记》《诗经》《论语》,以诙谐精准之笔对春秋典故予以解读和重构。“‘我’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过去,在春秋战国几百年间漫游,有所见、有所思,有所笑、有所悲。”在那文明高度活跃、孕育着变革和新生的时代,圣贤、君子傲于世,英雄、奇人行于野,李敬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探索他们的抉择和命运。

“春秋时代”为何以“春秋”命名?李敬泽说这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儿,先从气候学来说,华夏文明早期的时候,主要的区域在黄河流域,在有史记载的几千年里,那里都是温暖宜人的,“温暖的结果,就是先民感受到的只有两个季节,春和秋,没有冬和夏,不冷也不热。再看甲骨文,关于季节的,有‘春’‘秋’二字,但目前为止都没有发现‘夏’和‘冬’,所以,对于三千年前的先民来说,一年的季节、一年的时光轮替就是春和秋。”李敬泽直言,这个春和秋就变成了人们所认知的四季,时光、世界周流不息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的变化和人事的变化。

再往深了讲,周朝早期有很多诸侯国,每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史书,记录着当时发生的各种事务,而这样的史书,一般就叫“春秋”,正如“甘洒热血写春秋”,写的“春秋”是什么?是历史,“对中国人来说,春秋就是历史的意思。”李敬泽由此进一步阐释春秋时代的得名,“这个时代之所以叫‘春秋’,是因为关于这个时代的历史依据,主要的历史依据,来自于当时鲁国的史书《春秋》。后来,我们也就把整个华夏的这段历史叫做‘春秋’。”


讲座现场

春秋决定了我们是“我们”

讲座中,李敬泽多次强调,春秋时代是非常特殊的,而它的特殊又源于它的重要。“为什么重要?因为两个人,孔子和老子。他们是最能从根本上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两个人物,他们就存在于春秋那个时代。他们的重要性就在于,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就是由他们来确定的,他们留下的文化基因决定了我们是我们。”

李敬泽遗憾的是,春秋对我们如此重要,但我们又如此不熟悉、不了解这个时代。“小说、影视剧,把唐朝、宋朝、清朝都演绎得人尽皆知,一说到穿越,也都是那些时代。比如我从2025年带着巨大的现代的知识和技术优势,穿越回去,只要我们记性好,会背古诗,把李白的诗、苏轼的诗朗诵一遍,那个时代的人都傻了,说这是伟大的诗人啊,大家很喜欢这样的穿越。但很少有人想象穿越到春秋时代,因为那时真的不好受。”李敬泽笑言,春秋时代离得太远了,生活条件、文化条件跟现在有巨大的差异,“比如吃,我还真琢磨,如果我生在春秋时代吃什么,那时白面、小麦的种植根本没有普及,黄河流域的主食就是黍、稷,小米、黄米、黏米,又没法儿擀面条,蒸着吃、煮着吃,没有辣椒,没有蒸馏酒只有发酵酒,茶也没有……”李敬泽调侃道:“春秋人想读书,还得体力好,那都是一卷一卷的竹简、木简,搬过来看完了,收起来,又搬回去,再搬一摞过来,沉得很。”

即使吃得不好,劳心劳力,但在春秋人身上,李敬泽看到的是:连打仗都彬彬有礼,很讲道理、很讲风度,还蕴含着很深的、真正的文化精神高度,比如孔子最器重的弟子子路大喊“君子死而冠不免”,死前都要结缨,把帽子系正……李敬泽认为,这就是一种“贵族精神”,但同时也是让后人非常不理解的,不明白春秋人为什么要那样。正因如此,春秋激发了李敬泽无限的好奇心,“春秋有意思,春秋人更有意思。他们常常让我们感到陌生,也常常让我们为之惊叹,”李敬泽说他不作历史研究,他只想用自己的文学方式,回到春秋,去看一个个那么特殊又那么有魅力,让我们觉得陌生的人、好玩的人、有趣的人——这些人,不像明清时代的人,那么钩心斗角,他们简单敞亮,“老子著《道德经》,说‘见素抱朴’,老子提醒我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永远需要见素抱朴的精神。朴素地理解世界,朴素地理解自己,回到本源。在这个意义上,春秋就是我们的朴和素,就是中国文明的朴和素。”

一定写出《春秋李氏传》

这样的春秋人,在李敬泽心里“封神”。他们身上拥有着神一样的精神,神一样的情感,神一样的力量,神一样的任性。“他们横行于荒野,有一股敞亮的少年气息,好人坏人都不猥琐、不油腻。他们是猛兽和巨人,涌动着自然的大力,独对天地和本心。他们精力旺盛,天真莽撞,飘风猛雨般行动和破坏。当他们中的某些人忽然决心做个好人时,他们的道德实践如骄阳烈日、自抉肝肠。那是什么样的时代啊,充斥混乱、不义、暴力和贪欲,同时,也生出了一群高大、纯洁的英雄和圣人。”李敬泽被这样的魅力深深吸引,从而动了写下来的念头,并一发不可收拾。

有意思的是,《我在春秋遇见的人和神》完成后,李敬泽曾多次公开表示,他要写个《春秋李氏传》,“《春秋》有《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我吹牛说我要写个《李氏传》,这话十多年前也都说过,有记性好的朋友到现在都还在问我写出来了吗?”李敬泽表示,《我在春秋遇见的人和神》这个算是《李氏传》的庞杂,正经的《李氏传》仍然是他希望去完成的,他再一次发誓,“2025年1月19日,苏东坡生日后的第11天,在成都,我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再发个誓,我要写出《李氏传》,不用再等十年,再过两三年就差不多了。”

据了解,2023年度川观文学奖颁奖典礼系列活动由四川日报社主办,川观新闻、成都市文联协办,川观新闻文化频道、成都市金牛区文联、金牛区融媒体中心、金牛城投集团交子文化公司、五粮液、成都高新文创传媒有限公司、四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于2025年1月17—19日在成都举行。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