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灯发表获奖感言。向宇摄
四川在线记者 张斌 向宇
1月18日下午,由四川日报社主办,川观新闻、成都市文联协办,川观新闻文化频道、成都市金牛区文联、金牛区融媒体中心、金牛城投集团交子文化公司、五粮液、成都高新文创传媒有限公司、四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2023年度川观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现场公布了非虚构奖获奖名单,胡安焉的《我在北京送快递》、徐剑的《西藏妈妈》、黄灯的《漫长的家访》、唐荣尧的《黄河的礼物》、马小起的《独留明月照江南》获奖。颁奖典礼现场,非虚构作家、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黄灯应邀发表获奖感言。
黄灯介绍,在过去的一年中,她和许多读者一样,不停回味文学前辈及同行的文字,“这样的阅读经历让我感受到一种惺惺相惜的默契,当我决定用非虚构这样的形式来表达我对世界、对人世的理解时,就意味着我已经安定了自己的内心。”
黄灯认为,非虚构小说,这种文学形式显示了它某种程度的气象。因为,她觉得非虚构写作往往意味着需要更多勇气,同时也需要对日常生活的耐心与好奇,“需要有对成都火锅和担担面的热情,同时要有时刻理解他人的豁达的心境。”
以获奖作品《漫长的家访》为例,黄灯介绍,因为职业的便利,这么多年以来,她有机会去到学生家里面,感知到很多的年轻人看起来是普普通通的二本学生,他们需要更多关注。“他们过得好,我们这个社会才有希望。”
同时,黄灯也认为,成都这座城市应该是非虚构小说的热土。“因为杜甫在千年以前在这里讲了‘安得广厦千万间’,我觉得这个问题一直到今天依然具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