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方志集成·褒斜道卷》首发 学者建议:加强协作 促进蜀道文旅资源开发

2025-01-15 18:18:2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裴蕾



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四川在线记者 张斌

1月12至14日,四川省蜀道文化出版工程《蜀道方志集成·褒斜道卷》首发式暨留坝褒斜道学术讨论会在陕西省留坝县召开。

来自川、陕、甘三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大家围绕蜀道文献整理与研究利用、蜀道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蜀道文化宣传普及与文旅融合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蜀道文献整理已取得阶段成果 专家建议,进一步搭建蜀道数字平台

褒斜道位于古蜀道北段,是连通陕西关中与汉中的交通要道。由于秦岭阻隔,古时汉中、关中之间关山难越,交通十分不便,从而导致巴蜀与关中往来绝少,记载褒斜道的文献多分散在沿线方志中。

据了解,《蜀道方志集成·褒斜道卷》丛书,以古代著名交通线褒斜道为主题,集沿线古旧方志于一炉。今年1月,同《蜀道方志集成》中的祁山道卷、陈仓道卷、傥骆道卷、子午道卷、河南道卷、岷山道卷等一同问世。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主编周宏伟表示,该丛书的编辑出版,将促进蜀道研究主题再拓展、更深入。

“方志为蜀道遗产保护传承提供了重要资料,有利于挖掘蜀道自然与文化遗产价值。”研讨会上,西华师范大学教授、蜀道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罗建新则以《方志赋能蜀道遗产保护传承的实践路径》为题,对蜀道文献利用发表观点。他认为,随着《蜀道文库》集成,以及《蜀道方志集成》系列陆续面世,关于蜀道研究的图书出版工作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下一步,蜀道沿线省份还应从构建蜀道方志数据库与蜀道数字平台入手,整合资源,同时推动跨学科合作,构建蜀道学术体系。”

多省协作,促进蜀道文旅资源开发利用

“自古诗人皆入蜀”,古蜀道上留下过不少文人墨客佳作,清初诗人王士禛就是其中代表。他于康熙年间两次前往四川,写下了《蜀道驿程记》《秦蜀驿程后记》等蜀道行纪文献。

通过将文献整理与实地考察结合,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员、四川省蜀道研究会副会长王小红认为,王士禛关于蜀道陕南段的描述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其中,他记载的陕西巡抚贾汉复将连云栈道由木栈改为碥道,从形制上改善道路安全性情况等均是第一手资料。“这对加深我们对连云栈道的认识,丰富当地文旅资源很有意义。”

以地处褒斜道核心地带的留坝为例,西华师范大学教授、蜀道研究院副院长熊梅从蜀道资源活化利用角度作了分享。她认为,留坝境内蜀道遗址以栈道为特色,数量多、类型丰富、保存相对完好,在活化利用栈道文化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留坝可以以栈道为牵引,科学合理整合蜀道上的褒河风光和沿线重要的人文资源,形成独一无二的栈道品牌。“如开通云上‘栈道博物馆’‘老电影博物馆’,编排大众参与的‘栈道印象’‘诗画栈道’歌舞,开发‘烽火栈道’‘栈道风云’为主题的网络游戏等,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体验。”

“多省协作”是研讨会上的关键词之一。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蜀道研究会副会长李勇先教授认为,目前蜀道研究和蜀道文化宣传普及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蜀道沿线各省市还应继续加强合作,促进蜀道研究赋能文旅融合发展。

活动期间,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还与留坝县文化与旅游局签订了《栈道文化交流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下一步,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将在留坝县建立栈道文化研究实践基地,共同推动褒斜栈道历史地理研究及旅游开发。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