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泉
看到孙子安安一天天长大,总想为他的成长做些记录,以待他上学识字后能看看他自己幼时的经历,但因我杂事太多,几次想动笔却未写出只字。眼看安安即将满两周岁了,我得为他写点有趣的点点滴滴,以文字的形式观察一位幼儿的成长过程。
那是2024年“五一”节后,我们从大邑回华阳,屋子有二十多天没人住了,布满灰尘,大家在打扫卫生,我抱着安安在客厅转,他看到塑料柜子上放有几支吸管,很激动地说“喝,妈妈喝”,我不明白他啥意思,他抓起一根吸管和一支口服液,双脚向我一蹬,一下就梭到地上,跑进书房找他妈妈去了。原来,他妈妈“五一”前曾用吸管喝过这药,他看到就记住了,二十多天后回来还没忘记此事。这时,安安才一岁零四个月。
幼儿学说话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慢慢习得的。我们大人摆龙阵,往往忽略小孩的存在,其实他是在尖起耳朵听,一旦涉及到他或他关注的问题,他就有强烈的反应。有次,儿子的同学来家耍,闲聊时说到上海的繁华与好玩,儿子说他还没去过呢,我说“你们去耍吧,多耍几天,我来带安安。”我话音刚落,正在旁边玩玩具的安安一下就哭起来了,跑到他爸妈面前紧紧抱着不松手,边哭边说“不走,不走,不走!”我忽然明白了安安的意思,说“你跟爸妈一起去上海耍,一起去。”他才慢慢收住哭声,在我们的逗笑声中独自玩玩具去了。这时,安安才一岁零六个月。
小孩的性格是先天形成还是后天养成的?先天与后先之于幼儿智商情商到底谁重要?代际遗传基因虽然具有稳定性,但在不同环境之中,基因会发生变异,良性的突变会使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被选择出最适合自然生长的个体,从而既突现出先天DNA的强大优势,又展现出后天培养的韧性力量,甚至使“环境育化人”成为“人”的社会伦理定律。因此,家庭沐浴、学校教育、社会关系、文化氛围等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与安安相处中,我发现他一听到音乐响起就会情不自禁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全身随旋律的节奏而开心扭动。一次,安安翻书看到画的二胡、古筝、锁啦、钢琴等,我问他喜欢啥乐器,他指着“古筝”说“这个”,我说“这叫古筝”,他说“要古筝”。我把这事告诉我儿子,儿子说,他妈妈曾学过弹古筝啊。我忽然感到惊奇:难道爱好也可以遗传?此后,我有意给他播放古筝名曲如《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等,他听得认真入迷。
记得2024年国庆后天府书展期间,安安父亲在现场忙布展事务,我在参加几场分享会。一天,他妈妈带他逛书展,当时我正和阿来在台上聊《阿来讲杜甫成都诗》,安安坐在下面看到我,兴奋地向我使劲挥手。分享会结束,我带着他在展区转,到“上海”展区前,我抱着他照相,说“这就是你爸妈想带你去的上海,他们出的书,叫‘海派图书’”,我话还没说完,他听到展区音乐响起,说“歌,歌来了,舞!”一下挣脱我双手,弹到地上随着音乐跳起舞来,每个动作都是他自己手臂、腰肢、胯部、双腿的自然摇摆和舒展,那么地随意而灵动,音乐的听觉形象仿佛化成了富有动感的立体旋律。这时,安安才一岁零九个月。
有时,我陪安安看儿童书,发现他对书中画的天空、日月、花鸟、水果、汽车、城市等众多事物的名词很感兴趣,你教了他,他不仅能跟着学而且能找出你说的东西在哪本书哪一页的哪个位置上,尤其是对10以内的数字和ABCD字母还经常念念叨叨的。不知是不是小男孩的性别使然,安安对充电器、机械工具、玩具零件、坦克飞机等特别感兴趣,拆了装、装了拆,如此反复七八遍,有时装不上还“哼哼哈哈”地急得直跳,或乱扔东西发泄情绪。我反复告诉他“慢慢来,不着急”,并让他观察玩具零件的形状、大小、拼接方式。只要他安装一个什么东西弄成功了,他都会一边哟呵哟呵地欢呼一边给自己使劲地鼓掌,而且还要我们大人跟着他一起鼓掌。
每次安安看到我坐在电脑前时,一定要我抱他坐在鼠标垫上,他或玩鼠标,看箭头符号在屏幕上跑来荡去;或一阵乱按,看画面凌乱折叠闪来闪去;或拿起我的签字笔,在记事本中找12生肖图案,尤其对他的本命属相老虎情有独钟,用笔在纸上乱画一通。我发现他握笔的姿势很有意思,只教了他一次,就握姿标准,而我也有意让他用左手握笔去画圈圈或涂鸦,包括他玩东西,我都让他左右手同时或轮换着使用,以免脑力操做得太偏太单向了。
安安特喜欢出门去玩,见到比他年纪大的喊“哥哥、姐姐”或“叔叔、伯伯、阿姨”。只要不相识的人夸他长得乖,他就笑得很开心。有好几次,路人见到他,一路跟着他看,他很友好地跟人家打招呼,颇有点社会活动家的做派。家里面的每个人怎么称呼,什么名字他该叫什么,他一清二楚。有时,称呼一个人时,他会立即把这一家人的相关的每个人一一问候遍。
自学说话以来,安安叫他妈一个字“妈”,很干脆;叫他爸两个字“爸爸”,后一个“爸”字拖音长而向下滑,因他爸有时会拿筷子吓唬他,他喊他爸时就温柔得多;他喊我“爷—爷—”字与字之间拉得长,最后一个“爷”字拉开后上扬,喊得人的心都酥软了。他学说话的字数在不断递增,说三个字如“大姐姐”、“二姐姐”、“开汽车”、“拆快递”,说四个字如“我找工具”、“电源开关”,说五个字如“爸爸的手机”、“看大爸视频”,说六个字如“爷爷买泡泡机”,等等。
2024年的最后一个下午,安安回到大邑,看到几个月没玩的玩具没电了,他要拆开装电池,我不想让他捣鼓螺丝刀,不安全,谎称家里没工具,他当着姑姑的面说:“外外(他姑姑的外孙,他的侄儿)家拿姑父(他对声母F唇齿音发音不准,说成guqi)的工具解刀(他把螺丝刀叫解gai刀)”,一口气说了十一个字,连说两遍,边说边手指向姑姑家方向,可见其急需螺丝刀安装电池的心情,我只有赶紧找来螺丝刀给他的玩具安好电池。次日元旦的阳光在草坪上画出树枝温暖的线条,安安在草坪上追着影子玩。我把固定人工草坪钉坏了的塑料布地钉一颗颗收捡起来,以免锥到人。地钉帽有铜钱大小,呈黑色,密密麻麻地嵌入绿色塑料草叶中。没想到,几个小时后在去吃饭的路上,他却冒出一句“爷爷的花园有黑豆豆”。他把地钉帽形容为“黑豆豆”,让我大为吃惊。这时,安安还差几天满两岁。
就这样,一天天,孙孙在跟大人模仿学习中,在接触外在事物的认知中,在逐渐明白语言文字背后的道理事理中,快乐健康地成长着,不断形成和丰富着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