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余如波
“非常受到今天论坛主题的鼓舞,传承当然是重要的。”3月28日上午,“传承与焕新——网络视听赋能传统文化新表达”论坛在成都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在主旨演讲中表示。
阿来注意到,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我们的艺术表达从以文字、表演为主,逐渐变成以视频、直播为主。“更重要的是,AI时代真正到来,可能视听时代真正的黄金期开始了。”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不断在内容生产上提供更有效率、更高级的手段,使网络视听产品的制作、呈现变得越来越容易、越来越生动、越来越鲜活。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从中低端工作流程中解放出来,将产生越来越多的精神需求、情感需求,娱乐产业、文化产业可能发生爆发式的增长。在此背景下,传统文化如何在网络视听行业中“传承”并“焕新”?阿来认为不能流于表面。
“行业的一些人老强调,我们声音做得多棒,图像做得多棒。牛在山上吃草,不就在处理声音跟图像吗?鸟在天上飞,不就依赖声音跟图像吗?人要处理的图像是有内容的,声音是有感情的,这就牵涉到基础性的人的思想、人的情感。”阿来说。
所以在他看来,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各种各样的生活态度,人生哲学,以及它呈现的美学风格、艺术形式。“比如我们做动画,可能过去一上来就是日本动漫风格、美国漫威风格,现在更要考虑中国自身的造型传统、绘画传统、戏剧传统。”阿来说,回归本土的文化传统,挖掘中国人自己的情感、自己的话语方式、自己的审美,然后利用技术迭代的契机赋予更多的现代感,就从被动的“传承”变成了“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