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源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中,在浩如烟海的哲学著作中,《道德经》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丰富的内容和简洁的语言,成为众多学者和读者探索自我与他者的智慧源泉。王洪春的《畅读道德经》,为这一经典著作提供了现代诠释。该书不仅勇于打破传统哲学的晦涩难懂障碍,更将《道德经》的智慧与世间万象相结合,并将其智慧应用于丰富的人生实践中。
对《道德经》拆掉门槛的尝试
《道德经》文辞简练、内容丰富、含义深远,往往让初学者与其隔了一层纱,难以靠近而不得不将其束之高阁。王洪春的《畅读道德经》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试图将《道德经》的智慧以更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现给当代读者。
该书不仅利用中国传统小说章回体的方式,总结概括自拟标题,仔仔细细对原文进行逐章逐句的解读,还运用难度极高的诗歌体方式,选用大量生动的比喻和现代的生活案例,使原本晦涩难懂的哲学思想“拆掉门槛”,让读者易于理解。
王洪春在前言中指出,《道德经》的智慧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的都是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事。他通过将深奥的哲学概念与现代生活相互联系,让读者在阅读中能产生实践中与灵魂上的共鸣,从而降低阅读和理解《道德经》的难度。
例如,在解释“五味令人口爽”时,不仅阐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还结合目前的一些重口味美食进行说明:“但是,让人口爽的猛料大杂烩/几乎让人失去品尝疾苦的功能。”这种接地气的解释方式,使读者能更直观具体地理解“适度”与“过度”的哲学辩证关系。
对《道德经》世间百态的感悟
王洪春在《畅读道德经》中认识到,《道德经》历经千年时光,仍被人们所传颂与研习,正是因为它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对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有着深刻的洞察与阐释。他致力于将《道德经》的智慧与现代社会的诸多现象相结合,引导读者在阅读中不停留在表层的认知,而是借助《畅读道德经》这一“潜水镜”,狠狠“扎进水里”,从而获得对世界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该书通过对《道德经》中“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上善若水”等核心思想的通俗化解读,揭示了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例如,在讨论“上善若水”时,不仅在解译中分析老子的政治哲学思考,提供从个体向共同体转变的哲学视角,还借助现实生活中买菜大姐不计较买卖得失,从而得到顾客支持的实例,分析了这一理念在人际关系、商业管理、家庭教育的实践意义。真正的付出,并不是目的性很强的得到回报,而是“夫唯不争,故无尤”,这与《道德经》中提倡的“无为”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对《道德经》的人生心得体会
对王洪春而言,《道德经》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自我人生身体力行的智慧宝典。在《畅读道德经》中,他将《道德经》的智慧与人生经历相结合,为读者提供了个人的人生经历与深刻感悟。通过对《道德经》的深度阐释,引导读者在遭遇生活中的困惑和挫折时,能从经典中汲取智慧,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真正途径。
在书中,王洪春特别强调“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借助《道德经》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并结合个人的教育与被教育经历,阐释了如何在子女教育中,做到“无私”的教育理念,并以身作则。他指出,真正的教育并非来自外在的要求和激烈的对抗,而是来自内在的践行和心态的调整。
此外,该书还通过对“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一思想的解读,让读者理解到事物发展的动态规律,从而在面对生活中的起伏和变化时,能保持“闲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的平和心态。王洪春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读者,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正是这种对立和变化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因此,正如书中写道:“真正能把选择愚笨坚持下去的时候/愿望也就成功了一半。”我们不应面对挫折感到沮丧,甚至以“小聪明”躲避,而应将“愚笨”坚持下去,直到发现其中蕴含的机遇和可能。
《畅读道德经》是王洪春对古典哲学巨著《道德经》所作的现代诠释。该书历经10年精心打磨,致力于打破传统哲学的壁垒,将《道德经》的深邃智慧与纷繁世态相融合,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生命体验与智慧启迪。通过研读此书,读者能理解《道德经》的哲学意蕴,还能在现代社会中寻找智慧的导引,促进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发现生活的平安喜乐。
(《畅读道德经》,王洪春著,线装书局,202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