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翱翔,星火所向——观军旅题材舞剧《第38任班长》|西岭雪·舞蹈评论

2025-04-03 11:19:4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黄勇

杨子骏

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救援中,15名空降兵从高空跃下,直达迫待救援的前线,完成距地面4999米、无指挥、无气象数据、无地面标识的“盲跳”,在九死一生中为人们撑开希望之伞……这一切,全被一位名为程强(剧中名叫晨翔)的少年看入眼中,并立下志向,克服艰难险阻,最终成为“黄继光班”第38任班长。

以此故事为背景,由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的军旅题材舞剧《第38任班长》,将其再改编,并结合现代性的舞台表现手段,向观众演绎这位英雄人物是如何永葆少年时的敬畏之心、凌云之志和如何在磨砺中成为理想的自己。

该剧在叙事结构上另辟蹊径,明晰的主线不断闪回,引入插叙,进行时空不断离合的双时空并行叙事,将晨翔的各个人生阶段的重要时刻一一呈现。如在地震时分的迷茫奔走、在军校中与班长和战友们渐增情谊的互动、在灾区目睹同学的遗物,陷入痛苦与绝望的境地……酸甜苦辣,均散落在这一路陡峭的逐梦路上。

全剧的叙事节点,多集中在晨翔手中的“小降落伞”这一意象上。如被战友们玩弄并丢下,后又被班长拾起端详时,闪回到了15位空降兵赶赴灾区,搬动砖块壁瓦的救援情节;晨翔超负荷训练,体力不支倒下时,失意中拿起它,此时回忆涌入,少年的他将小降落伞抛给现在迷惘的自己。每每叙事闪回时,都由它作为切换过渡的意象。小降落伞既是晨翔心中永不遗弃的梦想——“长大我当空降兵”,也隐喻着以15位空降兵为代表的视死如归的英雄精神。

在舞蹈设计方面,全男性班底使整体力量感更为呼之欲出。不仅有配合剧情推进、展现军校生活的小型群舞,如舍友们欢腾打闹甚至披上被子扮演舞狮、罚操时开玩笑地互相推搡,在严肃的氛围中嵌入诙谐的真实质感;也有气势浩阔的大型群舞,如空降兵在机舱中严阵以待到无畏跳入云海的准备动作,又如军校的体能训练、实地演习、匕首切磋环节,整齐划一、利落干练、气势磅礴的舞蹈动作,生动展现着军员们钢筋铁骨的体格与血气方刚的精气神,配合着节奏迅猛的军鼓和弦乐,在对称的舞台布局中营造了一副副阳刚的军人身姿;再到少年晨翔的独舞,如看见铺满头顶的降落伞落下并获救时,崇高的憧憬中,梦想自此塑形,在想象中迈着青涩与略带童趣的舞步,轻盈翻旋在降落伞旁,获救后一心跟随空降兵队伍行动,并与他们打成一片畅谈时,又是二人到多人一并灵动激昂的迸跳。每位演员精湛且毫不冗余的舞蹈,在全程无台词的反衬下越发引人入胜。

在角色塑造方面,每一位人物都被刻画得有血有肉。如为了让每位观众切身体验晨翔的情感,多媒体如灯光色调的转变配合他的情绪,在剧中的起落涨停。他在数次坎坷挫败中,都紧握着那个曾经由“偶像”赠予的小降落伞。在体能锻炼的跳高环节中,站在跳台上的他突然惊惧万分、双腿颤抖,沉重的心跳声加上突然减弱的灯光,身后的荧幕浮现出层层旋涡,他在无助中走下跳台,陷入懊悔与自责。忽然,耀眼的白蓝灯光亮起,记忆中少年的自己突然现身,他战胜了心魔,又寻回了那炽热的梦想……

除主角晨翔外,其他人物也刻画得极为生动。如班长在训练实操时严厉冷酷不留情面,却在晨翔腿受伤躺卧在病床上时,忽然射入一束暖光,是班长前来慰问送饭。战友们起初嘲笑并玩弄晨翔的降落伞,在训练跑操时,围绕着阴郁的雨声和昏暗的灯光,他们对晨翔不理不睬,却在晨翔拿到军人证时为他庆祝喝彩、拍手称赞。通过灯光冷暖、前后反差塑造人物的多角度性格,为军旅题材减轻了固有印象的肃穆感,彰显了人性的真善美光辉。

结尾处,作为“黄继光班”第38任班长的晨翔,穿上散发着荣誉光辉的军装,在舞台中央整理帽檐,踏着正步,徐徐走向黄继光曾经的床位并蹲下,收拾军帽并将被子“铺开又叠上”,赓续这位传奇英雄的精神血脉。在观众的掌声中,他已抵达少年时的理想彼岸。

纵览全剧,军事色彩浓厚的题材搭配新颖的剧本结构与表现手段,不仅毫无枯燥漫长之感,还成功地传递了英雄火种世代传承、从未熄灭的价值观。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艺术研究院)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