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蕾/文
4月11日,星期五。人文天府,文化四川,在这里,天府周末与你每周相约。
“天下第一许愿杯”——乾隆款金瓯永固杯,清朝末代皇后婉容曾佩戴过的穿珍珠石榴簪……正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举行的“礼蕴天地 和合致美——文物中的东方生活美学展”,汇聚来自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等机构的数百件展品,为市民游客铺展开一场东方美学华章。这也是两大故宫博物院珍宝难得的一次联袂亮相成都。
舞台上,“许春明”迈进多年未归的乡村老家,他本是回来为父亲祝寿,没想到这次归家,却遭遇接连的变故……由川渝两地话剧院团联合出品,话剧《谁在敲门》近日开展了在重庆、成都两地的首轮演出。63万字小说改编成3小时话剧,两地文艺工作者让文学作品与舞台艺术撞出了怎样的火花?
在中华诗学的灿烂长河中,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时期占据着独特而关键的位置。四川师范大学钟仕伦教授团队潜心钻研,推出的《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诗学文献集成校笺》,为学界整理和研究这一时期的诗学文献提供了新颖而富有创建的研究视角。
紫笋茶韵,天一阁的灵魂……本周原上草请看各位作者的妙笔深耕。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文章标题,深入阅读:
9版
两大故宫博物院珍宝联袂亮相成都,奉上一场东方美学盛宴|天府周末·封面
10版
文学与舞台双向奔赴 从川渝共创话剧《谁在敲门》透视乡村变迁|天府周末·文化潮
在差异世界中,敲开个体共鸣之门——评话剧《谁在敲门》|西岭雪·戏剧评论
11版
深耕诗学文献,重绘诗史风貌——评《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诗学文献集成校笺》|西岭雪·品读
以情怀、美学与创新重构短剧的“高级感”——评四川方言短剧《家里家外》|西岭雪·影视评论
新时代语境下川渝地域文化的荧屏绽放——评微短剧《家里家外》|西岭雪·影视评论
厚植川剧传承创新的绵绵根脉——从新排《玉簪记》看川剧保护传承之路|西岭雪·2024川剧节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