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与青春的阅读接力 “少年讲书人”让经典在碰撞中焕发新生

2025-04-14 20:36:5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图片由新华文轩提供

2025年世界读书日来临前夕,4月12日、4月14日,成都市锦江区与武侯区的“少年讲书人”活动相继启幕:锦江百余名少年在新华文轩锦华万达店、轩客会王府井店及总府书城三大赛区讲述《闪闪的红星》的信仰传承,武侯少年在《少年中国说》的诵读声中佩戴“阅读能量手环”接过阅读火炬……这些洋溢着青春与银发交织的阅读场景,正以“少年带动少年、银发引领青春”的模式,勾勒出四川省全民阅读的生动图景。

跨代际对话:经典在碰撞中焕发新生

4月12日,锦江区“锦江阅界:少年之声——少年讲书人”复赛现场,105名“讲书小达人”从全区40余所中小学中脱颖而出,以多元表达诠释经典:有人声情并茂演绎《西游记》的奇幻冒险,有人慷慨激昂解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生命价值,有人通过《父与子》的亲情故事展现成长思考。活动自1月启动以来,通过“海选—培训—实战”三阶体系,构建“选书—研读—创作—展演”全链条培育机制,轩客会提供的百册分级书单覆盖人文社科、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和传统文化四大领域,专业导师一对一指导精读,助力青少年从“被动阅读”转向“主动建构”。优胜者将走进校园、社区及天府书展,成为阅读推广的“小使者”。

活动现场,锦江区关工委执行主任黄友竹表示:“从‘要我读’到‘我要讲’,不仅能提升青少年的表达与思辨能力,更让知识在讲述中内化为文化认同。”与此同时,“银发讲书人”计划同步推进,百余名老党员、老教师化身“领读人”,82岁银发讲书人与6岁少年的跨代际共读,成为活动中最动人的注脚——长者以人生阅历解析经典,少年以现代表达重构内涵,让《闪闪的红星》等红色经典在代际对话中焕发新生。


锦江区“锦江阅界:少年之声——少年讲书人”活动现场

立体化协同:政企共筑阅读新生态

4月14日,武侯区“诗意栖居·阅游火南——少年讲书人”启动仪式在科华中路小学举行。《少年中国说》诵读声中,学生佩戴“阅读能量手环”入场,以仪式感点燃阅读热情。本土作家陈凯携《写给孩子的成都掌故》亮相,将诸葛亮治蜀智慧、三国风云融入街巷掌故,直言“阅读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地域文化成为青少年认知世界的鲜活载体”。

活动现场,白发讲书人代表与学生共同完成阅读火炬传递,标志着“银发讲书人”计划正式启动。火车南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通过老中青三代人的阅读故事,让经典在时光流转中焕发新生。”武侯区将整合政企资源,通过阅读分享会、作家进校园、线上阅读打卡等形式,构建“阅读+表达+传承”立体化成长平台,鼓励青少年从“读书人”成长为“传书人”。


武侯区“诗意栖居·阅游火南——少年讲书人”活动现场

两地活动均以“政府引导+社会协同”模式推进:锦江区由区关工委、少工委联合文轩轩客会、文轩蓉城经营中心,建立“选书—研读—创作—展演”全链条;武侯区由区委宣传部、文体旅局指导,街道与文轩轩客会、文轩蓉城经营中心联手,将阅读场景从校园拓展至商圈、社区。轩客会提供的分级书单与精读指导,解决“读什么”“如何讲”的实际问题,让阅读从个人习惯升华为社会行动。

从“读”到“传”:让书香成为代际沟通的共同语言

当锦江商圈书店、武侯校园讲台上,展开一场场代际互动:老教师为少年解析《父与子》的亲情哲学,中学生从《写给孩子的成都掌故》中探寻家乡历史的鲜活印记……这种双向交流打破年龄壁垒——长者以经验为舟,载着经典驶向少年的世界;少年以热忱为帆,推动传统抵达更广阔的未来。当《少年中国说》的诵读声与老党员的革命故事交织,阅读不再是单向传递,而是代际之间的精神对话。

从两场活动到一种阅读生态,四川正以扎实的实践证明:全民阅读的根基,在于让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在书中找到共鸣。当少年讲书人站上讲台,当银发讲书人接过火炬,这场跨越代际的阅读接力,正在将“书香天府”从活动愿景转化为生活日常,让文化传承在代际共事中悄然生长。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