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源元 四川在线记者 王晋朝
近日,一场汇聚巴蜀书画艺术精粹的文化盛会在成都彭州市圆满落幕。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四川省诗书画院、彭州市政协、彭州市委宣传部、龙门山旅游区管委会承办的“2025年四川省画院联席会暨第七届四川省画院中国书画双年展”成功举办,以160余幅书画作品生动呈现传统艺术的守正创新与时代活力。
第七届四川省画院中国书画双年展(四川省诗书画院供图)
本次展览涵盖书法与中国画两大门类,参展作品既扎根传统文脉,又融入当代审美。在书法创作中,篆、隶、楷、行、草五体兼备,内容从经典名篇到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乡村振兴等时代主题,笔墨间彰显艺术家的家国情怀。中国画作品则通过山水、人物、花鸟等题材,以青绿重彩、水墨写意等技法描绘巴蜀山河壮阔与人文风情。
展览亮点频现:何应辉的《开张奇异联》将汉阙石刻与现代构成结合,赋予传统碑学新视觉;戴卫的《回归自然》以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群像隐喻四川生活的安宁;彭先诚的《天山颂》用青绿重彩勾勒雪域牧歌,展现雄浑与细腻的交融。此外,刘朴的《明月几时有》以夸张构图引发时空哲思,唐允明的《蜀山图》则以积墨技法呈现蜀地山川的浑厚华滋。
活动期间,书画界代表还围绕“传统艺术的当代转化”展开研讨,强调艺术家需立足人民需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会者一致认为,作品既要坚守艺术纯粹性,亦需回应时代命题,为大众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
参会的书画家表示,此次展览不仅是四川书画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更通过书法长卷与国画巨制的并置、墨韵与色彩的碰撞,全景式呈现巴蜀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观众在“笔底山河阔,丹青映初心”的艺术盛宴中,深切感受到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