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吴晓铃
4月16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成都市青羊区文物管理所、成都市浣花小学举办“走进金沙遗址 感知古蜀文明”主题活动,将古迹遗址与互动实践相结合,为学生带来一场身临其境的考古课堂,带领他们走进遗址考古现场,感受古蜀文明,传递文化遗产保护的火种。
每年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2025年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为“灾害与冲突下的遗产应对准备”,聚焦全球性灾害与冲突对文化遗产造成的影响,以及人类应对灾害巨变时的智慧和经验,旨在进一步提升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意识,确保文化遗产的安全与存续。
浣花小学的30位“小小考古人”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兴致勃勃参观了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遗迹馆、陈列馆,从文物里了解古蜀时人们的生活、信仰和社会习俗。在金沙遗址黄忠中学地点的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给大家介绍了这里的考古发现:经前期勘探显示,该区域东北部和西南部分布有金沙遗址同期的重要遗存,并发现确认了一条金沙遗址同时期的古河道。
模拟考古发掘体验环节最受欢迎。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内模拟发掘区,“小小考古人”初步学习古遗址发掘方法,他们手持工具,小心翼翼地清理出土“文物”,感受考古的乐趣与意义。“我感觉真的是在考古!”一名学生激动地说。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走进金沙遗址 感知古蜀文明”主题活动,让“小小考古人”了解金沙遗址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激发文化自信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目前,对金沙遗址的探索仍在继续,将通过新一轮的发掘研究,全面掌握金沙遗址的全貌,进一步了解古蜀文明的特质内涵,为深入推进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助力早期国家区域文明发展研究、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等方面提供更多学术支撑。同时,进一步明确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的关系,为深化金沙遗址综合性研究提供新的考古资料,将古蜀文明的故事讲得更清晰、更完整。
图片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