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郑志浩
4月17日,作为2025中国(成都)演出交易会的重点活动之一,第八届全国剧场大会在成都青羊区非遗博览园举行。会上发布了全行业剧场演出的相关数据,显示剧场演出整体场次上升,但票房收入下降,行业承压前行的同时需要挖掘新的增长点。
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剧场类演出(含小剧场和演艺新空间)29.48万场,较2023年同比上升4.45%;票房收入104.62亿元,较2023年同比下降15.94%;观众人数4856.47万人次,较2023年同比下降7.88%。演出场次上升的同时,票房和观众人数都有下滑,剧场演出对观众的吸引力面临挑战。
第八届全国剧场大会(主办方供图)
从剧场演出的内部结构来看,专业剧场之外,“小”成为了整体市场中的一大亮点。小剧场、演艺新空间(含小型音乐现场)类演出实现场次、人次、收入的3类关键指标的共同增长。在话剧领域,灵活的小剧场、新空间吸引了更多的观众涌入。相比于专业剧场演出的话剧,小剧场、新空间观众人数占比超过一半,达到了52%。在儿童剧领域,演出场所逐步从专业剧场转移至小剧场、新空间,后者演出场次占比超过70%。
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姚睿用“异军突起”来形容小剧场、新空间的增长。他认为小剧场、新空间里演出的话剧强调沉浸式、互动感,受到年轻群体关注,满足了观众多样化的审美需求,也为未来的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第八届全国剧场大会(主办方供图)
业界呼吁更多挖掘创新业态的“潜力股”。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燕认为,当下,创新业态和提振消费可以说是各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剧场领域发展提质升级的核心。“从更宽泛角度来看,真正的创新是跳出我们的既定思维去给行业重新定义,不为发展设限。提振消费一方面要求服务好原有的用户群体,提高复购意愿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如何拓展新的客群,通过创造需求、延展需求、满足需求来实现消费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