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者蓉城论道:影像何以激活传统年节的现代生命力?

2025-04-20 18:35:3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胡珍瑜

四川在线记者 陈云鸽

4月19日至20日,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华西民俗学论坛(2025)——回向历史的民俗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师范大学举行。作为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春——中国春节•都市民俗影像志”学术巡展于19日晚正式启动。

在启动仪式上,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广宇表示,“追春——中国春节•都市民俗影像志”项目,是聚焦中国城市春节民俗多年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现,旨在通过影像的方式,打捞和记录中国城市的年节民俗,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节日文化名片。随着三部精心制作的影片《传灯》《行花街》《列车上的春节》的亮相,现场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了一把中国春节的热闹与温馨。

《传灯》以自贡灯会为主线,展现了彩灯艺人的匠心独运和自贡彩灯文化的国际传播;《行花街》则记录了广州越秀西湖花市的盛况,通过花农、花商、政府工作人员和普通市民的视角,展现了广州春节的独特风情;《列车上的春节》则聚焦成都至上海的列车,讲述了铁路人在春运期间的坚守与奉献,以及乘客们归家途中的欢声笑语。

20日上午,国内数十位知名民俗学者围绕“追春——中国春节•都市民俗影像志”中的影片展开了深入的观点阐释和学术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毛巧晖高度评价了这些影片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她认为,通过影像的方式记录和传承民俗文化,不仅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还能够促进民俗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此外,四川大学教授徐新建、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张勃等学者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们认为,这些影片生动记录春节民俗,展现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有助于公众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此次“追春——中国春节•都市民俗影像志”学术巡展的启动,不仅为民俗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探讨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平台,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民俗文化的创新性发展,通过与现代科技手段的结合,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据悉,“追春——中国春节•都市民俗影像志”项目在未来将继续深入挖掘和记录中国城市的年节民俗,形成更多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城市节日文化名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主办方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