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四川人民出版社供图
4月23日晚,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春风里 中国好书”发布活动在山西太原山西大剧院举行,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寻找甘宇》获“中国好书”2024年度好书(文学艺术类)。这部由四川作家卢一萍、赵郭明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以2022年“9·5”泸定地震为背景,聚焦抗震英雄甘宇的搜救与自救历程,展现了党和国家、各方救援力量与甘宇“双向奔赴”的感人故事。
现场宣布《寻找甘宇》入选。
深入震区的生命书写
作为2022年“9·5”泸定地震中最具影响力的公共事件之一,“搜救甘宇”的故事本身充满震撼力。作家卢一萍、赵郭明为还原真相,冒着余震危险多次深入甘孜、雅安等地,采访甘宇亲友、救援人员等数十人,整理超百小时录音素材。他们重走搜救路线考察地形气候,访谈军方与政府人员手绘路线图,以“救援时间线”与“甘宇求生时间线”双线交织,呈现救援力量与生命个体的“双向奔赴”。
赵郭明在创作谈中表示:“报告文学的使命是挖掘事件背后的精神富矿。甘宇的故事让我们看见平凡人的坚韧,也看见社会对个体的珍视——这种‘双向奔赴’正是时代最动人的底色。”
荣誉背后的责任共鸣
作为业界和大众熟知的好书品牌,“中国好书”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出版机构创作实力与成果的重要标尺。谈及获奖,赵郭明直言:“这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奖项让甘宇事件的精神内涵被更多人看见,也为报告文学树立了‘关注现实、深耕真实’的标杆。它坚定了我们用作品记录时代、挖掘平凡人物价值的决心。”
卢一萍则强调创作初心的延续:“获奖是鼓励,但作家的动力源于对现实的责任。我会持续关注社会变迁,同时回归熟悉的军旅题材——今年正在创作青藏高原边防军人的长篇小说,希望突破题材标签,始终以文学价值为创作标尺。”
《寻找甘宇》在现场展陈。
真实与文学的时代共振
《寻找甘宇》的创作实践,印证了报告文学在真实与文学间的平衡之道。书中细节均经三重验证:救援时间线参照官方日志,人物对话保留录音原音,环境描写基于实地影像。同时,作品借鉴小说叙事技巧,如甘宇误食野果中毒与救援队员暴雨迷路的交叉叙事,以悬念感推动阅读,让“生命至上”的主题通过具体可感的细节深入人心。
正如卢一萍所言:“报告文学的生命在于事实的精确性,但文学性让精神力量更具穿透力。甘宇在石头上刻字的犹豫与坚定,救援队员鞋底被磨平的防滑纹,这些细节既是真实的印记,也是文学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