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张斌
4月23日,由交子金融博物馆与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交子一脉‘阅’见千年”主题文化活动举行。活动当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章夫携其新书《1024—2024,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诞生地成都以及千年来的世界》亮相。他通过个人分享、专家对话和观众互动等形式,带领现场观众穿越千年金融文明,感受历史的厚重与魅力。
公元1024年,北宋朝廷在当时的成都设立益州交子务,发行官交子,标志着世界上第一张由官方发行的信用纸币正式面世。交子也因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鲜明的地域色彩,成为成都金融文化的象征。
分享会现场,两位学者对谈。龙润莉摄
跨越千年,成都作家章夫在其新作《1024—2024,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诞生地成都以及千年来的世界》中,再次以交子为切入点,通过多维度视角探讨了交子与成都精神、成都与全球金融史等诸多议题,展现其时代关怀。
章夫长期关注成都的历史文化符号:“交子”。在新作中,他通过30余个关键历史场景,生动再现了从交子诞生到数字货币兴起的千年金融史诗。上卷以“树”为隐喻,从楮树(造纸原料)引出纸与交子的诞生,分析北宋成都的政治经济环境,探讨交子从民间信用凭证到国家货币的演变。中卷他则聚焦交子诞生的土壤,如成都“十二月市”的商业繁荣、蜀商群体特点,以及交子与世道的关联,揭示成都为何成为金融创新的试验场。而在下卷,章夫则将视角延伸至全球,探讨交子在全球金融史上的重大意义,凸显成都建设金融中心的历史使命。
章夫在分享会现场发表观点。龙润莉摄
在四川大学教授蔡尚伟看来,章夫的写作与一般的历史研究不一样,他是从人的生命本质处去追问历史,采访历史,文章层层抽丝剥茧,故事精彩好读。
活动现场,章夫与蔡尚伟展开了一场精彩对话:从“裂纸为币”的工艺革新,二人谈到“交行天下”的开放精神;从蜀地楮纸上的信用符号,论及当代数字货币的技术革命。两人一致认为,以交子为代表的创新、诚信等精神已经成为成都这座城市的基因。“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诚信精神与契约精神不可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