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联合发布第二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凉山西昌市、雅安荥经县入选。
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遴选一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市、区),充分发挥县域统筹规划、资源配置作用,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扎实推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西昌市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充分挖掘优秀独特的民族文化,构建起西昌“12345”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形成以“文化+”特色村镇、“文创”+农业产业、“文博”+乡村文化、“文旅”+乡村度假、“非遗+”节庆演艺五大文化乡村振兴生态圈,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持续打造中国·西昌彝族传统火把节、邛海开海节、西马等一批蕴含深厚地域文化的旅游品牌,持续带动当地居民创业就业,富民增收。截至目前全市乡村旅游直接带动9万余人、间接带动45万人创业就业。
荥经被誉为“中华砂器第一乡”“中国珙桐之乡”,是大峨眉和大贡嘎旅游环线重要通道和节点,拥有严道古城、云峰古寺、邓通铸钱、茶马古道等历史瑰宝。近年来荥经以“建设中国黑砂城、打造全国生态价值转化样板区”为引领,深入挖掘严道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大熊猫文化、桢楠文化和红色文化等资源,围绕“两山一园一城”产业布局,探索文化“嵌入式”赋能文脉传承、旅游业态、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建成20多个乡村文化旅游点,打造龙苍沟发展村、民建彝族乡青杠村、严道街道民乐村等一批特色鲜明、生态宜居、文化传承的乡村旅游特色村。
据悉,2023年四川绵阳北川、阿坝壤塘入选首批试点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