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珍
《热血芳华》是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所打造的现代川剧,讲述的是泸州革命历史中刘国鋕的故事,刘国鋕是红色经典小说《红岩》中刘思扬的原型人物。这是一部致敬红色信仰、礼赞青春热血的川剧新作,2025年5月1日在泸州江阳艺术宫演出后,受到观众一致好评。
《热血芳华》的舞台叙事,以刘国鋕的革命生涯为主线,交织与紫霞的爱情,与许元的同学情,与五哥刘国錤和姨母的血脉亲情,共同演绎一个丰富而动人的革命故事。
通过刘国鋕和其他人物实现多线索叙事。
该剧开场,刘国鋕和紫霞在交接《挺进报》时当场被捕。接下来,按审讯、劝降、拷打、探监等情节展开故事,表达了刘国鋕甘洒青春热血、对党忠诚的鲜明主题。
其他几条线的叙事,则以刘国鋕为交织点。他与紫霞在西南联大相识,因观念相同而互生好感。重庆接头重逢,再见两倾心,爱情在革命斗争中生长和升华。爱情线索与主线相互交织,人物形象更丰满,凸显了革命年代爱情的独特魅力。
刘国鋕与许元曾是同窗好友。刘国鋕曾资助穷困的许元,许元也曾掩护刘国鋕不被警察抓走。在求学时,他们就因政治立场不同而展开辩论。许元审讯刘国鋕这一情节,将同学情的破裂与革命斗争主线交织,丰富了剧情。
刘国鋕的五哥刘国錤和继母庄太太对他非常疼爱。刘国鋕被捕后,他们想尽办法营救他。刘国鋕坚守信仰,拒绝家人的深情厚谊。亲情线与革命斗争主线相互交织,突出了亲情与革命信仰的强烈冲突,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以情节冲突实现线索交织。
围绕刘国鋕被捕的关键情节,几条线索相互交织。紫霞陷入痛苦和担忧中,许元利用同学情谊试图劝降刘国鋕,刘国鋕则坚守信仰,不改初心,他们在狱中展开了激烈交锋。刘国錤和庄太太对刘国鋕强烈的爱与期望,与刘国鋕坚定的革命信念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剧情的感染力。
借助情感共鸣实现线索交织。
刘国鋕的情感衔接了多条线索。刘国鋕的爱国情怀贯穿于革命斗争主线,表现在他对革命的坚定信仰,即使受尽折磨也绝不叛党。爱国情怀是他与紫霞真挚爱情的坚实基础,彼此坚守信仰和爱情,使革命斗争与坚贞爱情线索相互交织。
爱国情怀是他与许元同学情谊破裂的主要原因,不同价值观的碰撞使两条线索相互交织。刘国鋕对家人的爱与愧疚,家人对他的担忧和期望,都围绕着他的革命信仰展开。情感上的矛盾与挣扎,使亲情线与革命斗争主线相互交织,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自然灵活的时空转换,将刘国鋕的革命生涯剧情演绎得连贯流畅。剧中通过多种衔接点,实现时空切换或剧情过渡。
壁报在现实审讯与校园回忆两个时空中反复出现。
许元在重庆老街32号行辕二处的审讯室,特意展示了当年在西南联大时刘国鋕编写的壁报,将剧情拉回到西南联大求学时期,实现了从现实审讯到校园回忆时空的转换。由壁报引发分享《海上述林》的读书会、辩论会、躲避警察查抄等一系列事件,让刘国鋕的成长逻辑严密、连贯。
《海上述林》衔接爱情发展与革命信仰。在重庆街头,刘国鋕与紫霞相遇并确认身份后,两人在交流中谈到了《海上述林》,将剧情引入对革命信仰和理想的探讨中,展现了两人在精神层面的共鸣,推动了爱情线的发展。在狱中,特务从刘国鋕住所搜出《海上述林》,书中夹着的纸条上的诗句“长天落紫霞,远水涵秋镜”,剧情将时空拉回到与紫霞相关的回忆中,唤起刘国鋕对紫霞的思念。爱情线与主线的交织,丰富了剧情内涵。
人物间的对话和情感交流,是推动时空转换的内在动力。
在审讯里,许元与刘国鋕通过对话,重现了当年西南联大的学习、生活场景和两人的情谊,实现了时空转换。刘国鋕与家人在刘家大院和狱中的对话,常常引发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从而转换时空。紫霞在刘国鋕被捕后,内心的痛苦和思念使她回忆起与刘国鋕相处的点点滴滴,通过情感的波动实现了时空的切换。
帮腔是川剧的特色元素,《热血芳华》中有11处帮腔。“花窗影摇书案上,青春年华在闪光。”“恰似针尖对麦芒,势不两立!”“事如芳草忆常在,人似浮云迹难猜。”“远水涵秋镜,长天落彩霞。青春载盛景,人面似花红。”“相视眸光露真情,缥缈如弦荡轻音。”“七少爷声东击西。”“天将破晓,天将破晓!”“青春岁月最难忘,精神无畏散光芒。热血芳华最闪亮,信仰浇灌吐芬芳。”这些帮腔在剧中具有起腔定调、替代人物说话、表达人物内心独白、抒发人物感情、描绘环境以及对事件、人物进行评价等多种功能,在烘托氛围、揭示内心、深化主题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多线条交叉叙事,时空转换灵活巧妙,表演精湛,帮腔与唱念做打结合,《热血芳华》将传统川剧表演艺术与现代叙事融合,传承与创新结合,强化了革命斗争的紧张感与情感张力,引发强烈情感共鸣,是一部艺术水准较高的现代川剧。
(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陈善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泸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文学评论专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