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图片由四川文艺出版社提供
英雄的史诗,是一个民族的心跳,在岁月长河中澎湃不息。
5月8日上午,由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四川民族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承办,四川日报文艺评论工作室协办的“史诗千年·文明共鉴——《雪域雄狮:除暴安良格萨尔王》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此次活动以学术与艺术对话的形式,让这部民族文学经典走进大众日常生活。
活动现场
共话史诗传承与出版盛事
《雪域雄狮:除暴安良格萨尔王》是对史诗《格萨尔王》的创新诠释版本。这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特定群体的信仰与记忆,以英雄征战、惩恶扬善为主线,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交融的瑰宝。作者降边嘉措有40多年创作研究格萨尔的经历,同时他也是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作家。这部书是一位80高龄的耄耋学者,用他40年深耕之力,奉献给读者的心血之作。
该书由两家出版社联合推出,融合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既保留原始叙事张力,又赋予新的传播活力,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成果。四川民族出版社社长泽仁扎西表示该书填补了四川历史名人谱系相关空白,开创民族史诗现代转化新范式;四川文艺出版社党总支书记冯静表示:“降边嘉措让格萨尔王从经卷中走来,从煨桑的烟火中走来,以鲜活的语言、深邃的视角,将‘除暴安良’的英雄叙事注入当代读者的血脉。”
多维解读史诗价值与意义
活动现场汇聚了民族文化研究、非遗保护、文学创作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教授李锦,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常务副院长黄辛建,《格萨尔》研究专家马成富,四川音乐学院教师、西藏大学民族学博士郑龙吟,四川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杨献平等。
研讨环节,专家学者围绕史诗的传承价值、出版意义及文学创新展开深度对话。李锦结合文化生态保护,认为本书是对史诗本真的守护与当代价值的挖掘,以小说形式出版填补了空白,其独特结构完美呈现历史宏大与史诗韵律,是跨文化新尝试。黄辛建提出,格萨尔王的故事是重要文化符号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图书为文化交流和精神家园构筑提供了文本载体。
马成富分享了四十余年的研究经验,讲述“格萨尔”根源信息,并通过现场吟唱展示其民间生命力,还寄语年轻编辑传承责任。郑龙吟从音乐研究角度分析史诗唱段的艺术多样性,指出“叙事”在传承民族智慧和塑造民族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认为该书是了解格萨尔王故事、审视音乐与史诗关联的钥匙。杨献平评价该书以文学笔法激活史诗灵魂,重组神话原型结构,让英雄叙事在当代重焕光彩。四川民族出版社副社长唐怡回顾出版历程,提到项目的责任与压力,强调出版社的专业性以及选择降边嘉措作为作者的原因,对最终呈现的作品十分满意。
开启四川出版传承新篇
嘉宾们认为,《雪域雄狮:除暴安良格萨尔王》的问世,搭建起一座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它不再仅仅是文字的集合,而是成为传播格萨尔王英雄精神的有力载体,通过通俗易懂的故事讲述、生动鲜活的人物刻画,让大众真切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进而将民族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心中。
此次新书发布暨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四川出版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未来,出版界、文化界将以此为范例,继续挖掘更多民族文化经典,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让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