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字叩开校门,阿来开讲激起文学回声

2025-05-08 18:43:3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裴蕾


主持人与阿来对谈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文/图

5月8日下午,“以文字叩门 听文学回声:作家阿来走进龙泉驿区中小学”活动,在龙泉驿区西川汇锦都学校举行。著名作家阿来为师生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学分享,他不仅强调了文字在短视频时代的独特价值,分享了自己从阅读到创作的历程,还深入探讨了文学与科学融合的重要性。

本次活动由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局指导,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龙泉区西川汇锦都学校承办、四川日报文艺评论工作室协办。


学生朗诵阿来经典著作片段

书韵声声,奏响青春华章

活动在“学生读阿来作品”微视频中诗意开场。孩子们在明亮的教室、宁静的图书馆,或是洒满阳光的校园角落,手捧阿来的经典著作《尘埃落定》《云中记》《蘑菇圈》《去有风的旷野》等,轻声吟诵,让大家一步步走进阿来笔下那充满魅力的文学世界,感受着人性的复杂、生命的坚韧与自然的美好。

接着,学生代表朗诵《一滴水经过丽江》。他们用深情的嗓音,带着听众跟随那滴水,从玉龙雪山潺潺而下,穿过丽江古城的大街小巷,聆听着古城的岁月低语,欣赏着小桥流水人家的温婉景致。现场听众仿佛身临其境,沉浸在丽江的如画风光里,也惊叹于文字竟有这般神奇的魔力,能勾勒出如此美妙的世界。


阿来

创作漫谈,从生活到文学的奇妙旅程

在分享中,阿来与主持人进行了深入的对谈。面对当下短视频风靡,很多孩子在快节奏的视频浪潮中迷失方向,深感忧虑的现状,阿来语重心长地提醒大家在享受短视频带来的娱乐时,千万别忽视了文字的力量,要学会在文字中品味生活的真谛。“文字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传承知识、交流思想、深入思考的重任。大家想想,我们读的那些书,凝聚了多少先人的智慧。没有文字,这些宝贵的财富就无法流传。”

语文老师和家长们一直对文学作品中的敏感内容如何向孩子解读心存疑惑,阿来对此毫不避讳。他以《尘埃落定》中少年性觉醒的描写为例,坦诚地解释这是成长的正常现象。“情感的觉醒有不同走向,可能是低俗的欲望满足,也可能是灵魂与肉体的共同升华。我们要引导孩子们理解这种情感,让它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谈及自己的创作之路,阿来笑言自己年轻时没什么规划,像“野蛮生长”的野草。直到成为中学老师,在学校图书馆里“泡”了四年,读了大量经典著作,才慢慢找到了方向。“那时候,图书馆里除了政治书,大多是各学科的经典,我就一本本读,越读越着迷。”后来,他对地方史产生浓厚兴趣,经过两年多深入调查,用文学的笔触创作出《尘埃落定》。他还特别提到美国作家里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强调文学创作要有科学思维,要客观、准确地描绘世界。他希望语文教学能融入科学元素,培养学生理性观察自然、解读自然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运用到生活中。


学生们朗诵《一滴水经过丽江》

问答互动,文学火花激情碰撞

互动环节,现场气氛更加热烈。同学们纷纷举手,抛出心中的疑问。一位同学好奇地问:“生活在城市,怎样才能和自然产生共鸣,感受生命的活力呢?”阿来微笑着分享了自己写《成都物候记》(又名《草木的理想国》)的故事。原来,他因病不能去高原,便尝试在城市中探寻自然。他花了一年时间,观察成都的21种开花植物,研究它们在植物学中的分类,挖掘它们在诗词中的文化内涵。“城市不是没有自然,只要你用心观察,那些花草树木都藏着大自然的秘密。”

另一位同学询问如何提高写作能力,阿来耐心地回答:“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要多读经典作品,学习大师们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同时,要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这样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还有同学问到写作灵感从何而来,阿来说:“灵感往往来自生活中的瞬间触动,可能是一次旅行、一次交谈,也可能是偶然看到的一处风景。平时要养成记录的习惯,把这些瞬间记录下来,也许某一天就能成为你创作的灵感源泉。”


活动现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