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郑志浩
北京时间5月13日下午,古蜀与古希腊文明互鉴交流活动在希腊雅典举行。雅典大学史前爱琴文明教授乔治·瓦沃拉纳基斯针对“希腊与中国之间的跨文化考古比较研究”这一主题进行分享。

雅典大学史前爱琴文明教授乔治·瓦沃拉纳基斯开展分享
今天的活动为希腊和中国日益密切的文化交流,尤其在两国丰富而重要的考古遗产方面,增添了新动力。两个文明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但地理位置上相距遥远,而且各自社会发展的规模和社会组织形式也迥然不同,即便如此,希腊和中国跨文化比较可以为考古研究和公众理解人类历史带来切实益处。
考古学指导思想转向了强调人类行为的情境。例如,三星堆的面具有独特性,满足其特定的仪式需求。迈锡尼的面具也运用在仪式中,更努力地模仿人脸特征,而非像三星堆那样夸张变形。这样的特性促使人们思考何为“人”、何为“人工”。
在迈锡尼和三星堆都发现了武器陪葬。无论这些武器是死者生前所有还是来自赠与,我们都能看到物品介入了身份构建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上述两种文化中,对人类的意义的理解都被纳入了“形而上”的范畴。
四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