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来了——四川博物院鉴宝专家带您导赏清代珍贵玉器

2025-05-16 17:39:2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黄勇

四川在线记者 吴晓铃 吴梦琳 文/图

“哇!”当鉴赏台上清代翡翠龙纹带钩露出纯正的绿色,现场观众发出整齐的惊叹声。

5月16日上午,四川博物院“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的第一站“库区藏品鉴赏活动”正式开启。博物院邀请了四川省文物局专家库的鉴定专家,对多件平时难得和观众见面的清代玉器一一导赏,满足了观众近距离欣赏文物、学习如何分辨古玉优劣的需求。


专家唐俐(左)进行玉器导赏

清代青玉龙钮兽面纹三足炉、青玉卧牛、螭榴桃式水盂、三色荷叶杯、水晶罗汉……此次鉴赏的清代玉器多为故宫博物院移交,造型典雅、精雕细刻、栩栩如生。四川省文物局专家库鉴定专家唐俐不仅对每件文物的功能以及造型背后的美好寓意娓娓道来,还从古玉价值的角度对现场文物爱好者进行了科普。“茅塞顿开,不虚此行。”现场观众纷纷感叹,“比在展厅里自己走马观花收获大多了。”


观众倾听专家介绍玉文化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博物馆如何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如何以更丰富的形式满足公众的需求?在推出形式内容多样的展览、以技术让展陈更加鲜活外,博物馆服务也更加多元。“此次推出馆藏清代玉器精品鉴赏,旨在满足观众在比展柜更近的地方欣赏文物以及获取更多专业知识的需求。”四川博物院典藏部主任彭代群表示。


观众近距离欣赏文物

记者了解到,在玉器导赏之外,四川博物院在5月18日当天还有丰富活动推出。观众既可以在“纹脉绵长”临展策展人带领下,触摸中国历史上各种纹饰背后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也可以在“川博讲堂”专题讲座中,听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葛承雍带来世界文化遗产古代丝绸之路的故事。

在四川博物院收藏的文物中,书画是大类。如果观众想近距离接触书画修复,可以在当天书画修复室难得开放之际,前往参观并与修复人员交流;如果家有传家宝物,可参加当天的公益鉴定活动,届时,多位文博专家将为市民现场鉴宝。

此外,四川博物院还准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冷凝香”手作的社教活动,邀请专业匠人带领观众亲手制作冷凝香作品,在香气氤氲中感受文化多样性的魅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