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俊龙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社会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传承下来的思想、信仰、艺术、习俗、制度等各种精神与物质文明的总和。它不仅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身份标识,更是其精神家园和智慧的源泉。承载传统文化意义和价值的,是真实的人,这些人身上发生的具体真实的事件,再通过细节表现出来,就是再现历史。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蕴藏在这些历史中。
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不但要真实展现历史,还要在守正创新中实现文化基因与现代语境的有机融合。我们在了解、学习历史人物的同时,应该在理解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基础上,保持批判性思维,不盲目崇拜或模仿他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和行动方案。
清朝在内部封建体制的腐朽无法应对近代化挑战、外部列强的侵略加速它的解体的过程中,诸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当时的社会精英,不甘心封建王朝垮塌、儒家学说遭受污辱诋毁,奋不顾身、群起而动。
在他们各展其能、齐心协力的过程中,因为性格、观念、特长、能力等不同,又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研究、书写他们的作品不计其数,但大多是个人独立或两两相对的传记或评论。但同时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3位晚清能臣、权臣、贤臣、忠臣之间的成长、合作、争斗、结局等不同展现出来的作品,可谓屈指可数。到目前为止,几乎还没有通过他们在同一件事或同一类事上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研究的作品问世。《晚清传奇朋友圈》就是针对这一课题缺失,进行的弥补。
这本书是将晚清三大杰出人物,也是支撑晚清延长几近半世纪之久的3位重臣的不同家世、成长、建功、结果,放在同一维度进行比对;通过历史事实,分析他们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同,归纳出他们的性格、为人、处世的相异之处;最后对他们的人生智慧、对家国后世的不同影响进行总结,给今天乃至将来的人们提供一些参考。
历史学家阿克顿说:“历史是彷徨者的向导。”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重要的民族身份认同,不但帮助华夏子孙认识、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而且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作为离今天的我们最近的古人,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身上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历史智慧、处世哲学和人生经验,他们一生的成败得失、悲欢喜乐,都值得总结、提炼。
曾国藩严以律己、左宗棠忠诚实干、李鸿章精明务实,这是他们各自显而易见的特点。《晚清传奇朋友圈》从不同层面,表现出3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勤奋好学的态度、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放包容的心态、勇于创新和变革的担当等,描写了他们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自立自强、自律自省,懂得顾全大局与应对挑战;他们在遭遇失败后,懂得分析原因、保持敬畏之心;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尽管最初的动因、动机、目的不同,但要肯定的是,他们为国家都作出了贡献。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复杂性。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在最初对待太平天国的态度上的迥然不同;曾国藩分别与左宗棠、李鸿章之间,左宗棠与李鸿章之间,乃至以慈禧为首的清王朝与曾、左、李之间,若隐若现、暗藏玄机的争斗,本书都尽量从不同角度予以分析揭示。客观、全面地看待历史人物,是本书与众不同的特点之一。
晚清历史是一部屈辱史,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在时代激流中成为中流砥柱,成为那个时代耀眼的人物。今天对他们进行对比研究,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表达,是为了更深入地走进历史、探寻历史奥秘。
(《晚清传奇朋友圈》,马青尘、冯俊龙著,天地出版社,2025年5月)
作者简介
冯俊龙,笔名范一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报告文学、历史散文、文艺评论创作。获四川省报纸副刊作品奖、四川散文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