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蕾/文
每个周五,都是与美好相遇的时刻。7月11日的《天府周末》,愿和你一起享受纸页里的慢时光。
从田间地头到“诗与远方”,文旅融合正在绘就乡村新图景。3年前,温江国际公共艺术公园还是一大片废弃的沙坑。从废弃的沙坑到60多件雕塑作品陆续入驻的公共艺术公园,再到和合之道市级文创园区逐步建立:美术馆、艺术馆、手工坊、工作室一应俱全,这片沙坑经历了什么?这还要从一场国际艺术活动说起。
作为南非知名学者,谭哲理深耕中国研究逾二十载。近年来,他通过实地行走与学术著述,引领南非青年认知并走进真实的中国。谭哲理认为,中国结“一根绳、万千结”的造型,暗含着“团结”与“包容”的哲学。真正的全球治理,需要像丝绸般柔韧的沟通智慧,像中国结般将不同文明的“丝线”编织成共同发展的“纽带”。本期百人谈,我们将深入对话谭哲理,听他讲述与汉字、‘与中国结缘的故事,倾听他每年到访中国的独特感悟,以及中国文化丰富多元带给他的深刻触动。
“怀化,一个怀景怀乡怀味的地方”。沅水汤汤处,怀化是“天赐”的商贸集散之地,酿就了一汪浸润的处世哲学;而高庙遗址的稻种与杂交水稻的种子跨越七千多年的“稻粒传奇”,更成就了“让天下人都有饱饭吃”的精神原乡。本期原上草,请跟随全国各地130多位文化记者一起探访怀化,在光影里踏过青石板,在田间嗅稻穗的清香,在古商城中聆听传奇故事,一点点揭开“怀景”“怀乡”“怀味”的深意。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文章标题,深入阅读:
9版
10-11版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89)丨在行走与书写中,不断发现中国——专访南非知名学者、汉学家谭哲理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