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吴晓铃
法国时间7月12日晚,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考古遗产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边会在巴黎举行。此次边会由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四川省文物局、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承办。边会以考古遗产的保护传承为基础,探讨考古遗产如何助力可持续发展,并分享最佳实践。现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考古文博学院学术院长霍巍以三星堆和金沙等遗址为例,分享了四川考古遗产保护实践的生动案例,来自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墨西哥等国家的考古遗产保护专家,也分享了各国考古遗产保护传承理念与实践,为全球考古遗产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考古遗产是《世界遗产名录》中占比最大的遗产类型之一,对考古遗址进行系统性发掘、保护与阐释,是认识价值、解读价值、传播价值的重要手段,处理好考古遗产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于考古遗址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考古遗产具有面积大、分布广、管理复杂、与当地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等突出特点,较之其他类型的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展示阐释、协调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更大。近年来,各国在考古遗产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对于如何有效展示阐释考古遗产价值,推动考古遗产保护与遗产地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让考古遗产保护传承更好惠及民生等利益相关者,积累了丰富经验。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处主任燕海鸣
此次“考古遗产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边会,聚焦考古遗产的价值挖掘、保护、展示与阐释,并以考古遗产的保护传承为基础,探讨考古遗产如何助力可持续发展,探讨考古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的多元路径,帮助了解全球不同区域在该领域的前沿动态、最佳实践和核心挑战。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印度国家委员会主席瑞玛• 胡贾
哈萨克斯坦文化遗产专家坦德米特里·沃亚金
现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处主任燕海鸣系统介绍了中国在考古遗产保护与传承领域的整体理念、政策框架、技术方法和取得的成就,展现了中国在国家层面的宏观视角和持续努力。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印度国家委员会主席瑞玛• 胡贾聚焦了南亚的考古遗产保护,展示了该区域文化信仰与遗产保护的共生路径。哈萨克文化遗产专家坦德米特里·沃亚金从中亚视角出发,探讨了跨国协作在保护跨境遗产中的关键作用。墨西哥考古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项目部主任瓦莱莉·马嘉尔则带来了美洲地区考古遗产保护的珍贵经验。
墨西哥考古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项目部主任瓦莱莉·马嘉尔
四川大学杰出教授、考古文博学院学术院长霍巍
此次边会让与会专家学者深受启发。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冉宏林表示,四川在开展考古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已有有益探索。未来将继续夯实基础,做好考古遗址发掘,创新考古遗产保护方式,争取让三星堆、金沙、皮洛等代表性考古遗产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周志清介绍,成都近年来对宝墩、东华门等遗址都进行了有效保护与阐释,未来成都将不断提升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价值阐释,促进考古遗产与城市发谐共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