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摄影 向宇
7月18日,四川省委宣传部策划的“锦绣天府·安逸四川”红色旅游央地媒体联动采访启动仪式在冕宁彝海结盟纪念馆举行。活动上,来自泸州、绵阳、广安、巴中、甘孜、阿坝的红色旅游推介官们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红色故事,也讲述了随着红色旅游的发展,昔日的红色老区成为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人追溯红色记忆、感悟初心力量。
常小菊
从乌蒙山间到赤水河畔,来自泸州的红色文旅推介官常小菊,讲述了家乡的红色故事,带大家走进泸州,触摸那些铭刻在山水间的滚烫记忆,感受酒城血脉里奔涌的红色基因。如今,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以及45处不可移动文物,无声地讲述着那段惊心动魄的烽火岁月,成为当下人们追溯红色记忆的重要承载。
田玉姣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来自绵阳梓潼中国两弹城景区的田玉姣,讲述了邓稼先、王淦昌、于敏等数万科研工作者在此锻造国之重器、挺起民族脊梁的历史。如今当地167栋历史建筑、7栋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万余件历史实物被完整保护,述说着熠熠生辉的“两弹一星”精神,每年吸引超过40余万游客,感悟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可歌可泣的事迹。
李蜜
广安市广安区文旅推介官李蜜,带领观众一同走进小平故里、畅游安逸广安。走进小平故居,铜像广场续写着新时代“春天的故事”。协兴老街回响着邓小平儿时求学的足音,东门码头激荡着少年“工业救国”的报国豪情。思源广场青铜宝鼎铭刻“致富思源”箴言,广安建川博物馆聚落记录改革生活巨变,川东民俗博物馆典藏巴蜀烟火,牌坊村焕发时代生机。
罗帅
30万川陕儿女上战场、200万“背篓”支前忙、千万家民宅做营房、亿万斤口粮当军粮……巴中市文旅推介官罗帅,讲述了巴中作为川陕苏区的中心的深厚文化底蕴。红军烈士陵园、红军石刻标语、红军将帅碑林、红军总医院旧址等遍布全境的革命遗址遗迹,如镌刻在红色中国的大地诗行,感人肺腑、催人奋进,化为“诗意山水·红色巴中”最鲜明的底色和气质。
央措
甘孜文旅推介官央措,讲述了铭刻在甘孜历史上的红色荣光。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中的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斗。如今横亘在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实地见证那段红军战士以血肉之躯冲破敌人封锁、架桥渡河的传奇故事,更在VR、数字孪生、空间定位等科技赋能下,让游客感受“大渡桥横铁索寒”背后的英勇无畏。
秦成勇
全国唯一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的总碑,位于阿坝松潘川主寺镇。为什么会落地这里?来自四川省阿坝州松潘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的秦成勇讲述了背后的故事。红军长征过阿坝,爬雪山、过草地,在寸步难行的草地中走出了一条生路。昔日“吃人”的草原,如今已成为重要的文旅目的地,侧连九寨风光,又接黄龙仙境,吸引全球游客奔赴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