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周末剧透:看童书作家杨红樱转型,《成都往事》深情告白故乡

2025-07-24 18:23:3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简霞/文

每个周五,都是与美好相遇的时刻。7月25日的《天府周末》,愿和你一起享受纸页里的慢时光。

“我为孩子写作40余年,《成都往事》是我给自己写的一本书。”7月19日,成都市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内,此起彼伏的成都方言中,知名作家杨红樱携新作《成都往事》亮相。这位儿童文学作家,在60岁完成了一场“蓄谋”半生的转型,她用240万字儿童文学创作积累的笔力,用情用力写“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的成都人,为故乡成都写下了一部虚实交织的“城市传记”,让那些藏在公馆巷弄里的老时光、融在方言美食里的精气神,在字里行间活了过来。

数千年以来,巴蜀文化与中华大地上其他的地域文明互补共荣、共生发展,共同为中华群落“文化生态”森林茁壮成长贡献力量。著名学者、巴蜀文化首席专家谭继和长期从事巴蜀文化研究,不仅系统梳理了巴蜀文化源远流长、璀璨绚烂的历史文脉,更致力于推动新时代川渝文化事业赓续向前。本期百人谈,我们邀请到谭继和,听他娓娓道来巴蜀文化的神奇、神秘、神妙, 在谭继和看来,巴蜀文化最大的特点便在于其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三神之美”——生态神奇之美、文态神秘之美、心态神妙之美。

作为2023年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陈霁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羌山之门》书写了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北川石椅村从灾后重建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发展变化,全景式展现了石椅村由闭塞山村到文旅示范村的蜕变。作品如何通过生动的个体故事,将乡村振兴的宏大主题转化为可触摸的情感体验?如何通过文学对新时代山乡巨变予以深度记录,从而让石椅村的奋斗历程获得更广泛的传播?且听作者孔明玉细细道来。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文章标题,深入阅读:

13版

六十岁转身,杨红樱推出新作《成都往事》:把成都茶馆里的闲谈、巷弄里的烟火,好好讲给世界听|川观书评

自然生命与文化密码的勘探——读阿来散文集《去有风的旷野》|西岭雪·品读

14-15版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91)丨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文化基因始终根植巴蜀人心中——专访著名学者、巴蜀文化学首席专家谭继和

16版

映照生活本相的书写——浅评杜阳林中篇小说集《成长三部曲》|西岭雪·品读

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的巴蜀样本——评陈霁长篇报告文学《羌山之门》|西岭雪·品读

一部自我、自由且真实的历史启示录——读刘楚昕小说《泥潭》|西岭雪·品读

在物的褶皱重寻人之丰盈——读王小伟《日常的深处》|西岭雪·品读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