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仪式现场。张斌摄
四川在线记者 张斌
7月25日,三星堆博物馆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拜师仪式出现在四川省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总结会上: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木作文物修复二等奖得主毛云与泥瓦作文物修复二等奖得主刘明忠现场收徒。接过徒弟递上的茶水,两位行业翘楚分别赠送他们“见面礼”—用于工作的一把光刨和若干皿刀。
毛云将亲手制作的光刨赠予徒弟龚越廷。“每件木构最后一道工序必用光刨,寓意有始有终。”毛云对这位来自大邑县弘一木雕工艺厂的年轻人寄予厚望:“希望爱徒把古建筑当作一生事业,沉心钻研,久久为功。”
文物修复行业按照古礼收徒,正是四川文物人才梯队建设的生动缩影。本月初,在四川泸州落幕的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四川军团斩获11项大奖。更一举包揽金属与纸张书画修复两项最高荣誉——杜少飞(四川博物院)、任俊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分获一等奖。
当天的总结大会上,四川博物院为杜少飞纸质文物保护修复与工艺传承工作室授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分别为任俊锋青铜文物保护修复与工艺传承工作室授牌。诺日卓玛(四川省图书馆)凭借国赛纸张修复二等奖、省赛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受聘为成都博物馆特聘专家。尤为瞩目的是,年仅22岁的省赛金属修复三等奖得主方尔青,被聘为三星堆出土文物修复特聘技师,成为守护“国宝”的新生代力量。
相关单位为专家工作室授牌。张斌摄
“守护国之瑰宝,关键在于人才。”会上,四川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将创新采取考核招聘、编外聘用、特殊人才引进等模式,强化“传帮带”机制,让文物修复技艺薪火相传。
各位文物修复专家收到聘任证书,左二为22岁的方尔青。张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