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视频 | 久别重逢,作家苏童担心自己成“骗子”? | 第三十三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2025-07-26 22:37:4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孙琪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视频 向宇

7月26日,第三十三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知名作家苏童带着打磨11年的全新长篇小说《好天气》,与500余位读者如约相见。这是一场充满文学温度的“久别重逢”。苏童笑着打趣自己的“慢”:“这书要是再不出,人家会以为我是'骗子'。”

“有人猜我写不下去了,其实我只是写得慢,有时会停笔几个月。”苏童笑着揭开创作的神秘面纱。《好天气》以江南“咸水塘”为背景,塘东的牛奶香与塘西的市井烟火,隔着一汪水塘铺展开数十载的人间故事。他坦言,书中的“天气”皆有来头——童年时苏州城北被炭黑厂、硫酸厂环绕,“黑天气”“酸天气”都是真实的生活印记,“苯酐的刺鼻味,是我对‘空气’最早的记忆”。

从100万字删至47万字,苏童说这是创作中最“狠心”的一步。“删减比写新内容更难,得像刀劈斧砍般取舍,留下最有力量的文字。”这种对作品的严苛,让对谈嘉宾六神磊磊赞叹:“苏童老师的笔力如武侠高人,精简处见真功夫。”

书名的更迭藏着巧思。最初的《咸水塘史》因“塘”字对北方读者略显陌生,且“史”字过重,直到学生提议《好天气》,“这名字看着轻,却让人心里亮堂,有希望,正合书中之意。”苏童说。

谈及创作转变,苏童回顾从香椿树街的市井叙事到《好天气》的格局,强调扎根生活的重要性:“小说得有烟火气,才能让读者觉得亲。”责编孙衍补充,苏童保持创作生命力的秘诀,在于“既有超前的洞察力,又始终贴着生活走”。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