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普及基地是传播科学思想、弘扬人文精神、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也是开展群众性、经常性社科普及活动的重要阵地。为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我们推出“和基地一起过‘蜀’假”特别策划,推介四川研学游、科普游好去处,带您解锁四川社科宝藏打卡地。
今日
我们带大家走进
宋代青瓷文化社科普及基地
一起感受东方古韵
基地简介
宋代青瓷文化社科普及基地于2012年被认定为省级社科普及基地。该基地依托四川宋瓷博物馆(遂宁市博物馆)建设。该馆是全国唯一一座专题宋瓷博物馆,现有馆藏15187件(套),尤以1991年遂宁市金鱼村出土的南宋窖藏瓷器最具特色。展出的宋瓷简练清新,风格高雅,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基地致力于传承弘扬宋瓷和宋代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基地常年开设2个固定陈列展览
在这里
既可以看见“东川巨邑”的发展脉络
也可以领略宋人的生活美学
东川巨邑——遂宁古代历史文化展
遂宁,地处四川盆地腹心,涪江中游,自古坐拥水陆之便,名号“剑南重镇”“东川巨邑”。“东川巨邑——遂宁古代历史文化展”为遂宁历史文化通史展览,以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各历史阶段发展脉络为主线,以馆藏文物和遂宁历史遗迹为展示内容。同时,展厅内借助场景复原、沙盘模型等多种展陈方式,生动形象地向观众介绍古代遂宁的历史文化, 让大家沿着历史的脉络去了解遂宁这座城市的沧海桑田。
宋韵——瓷器背后的宋代生活
遂宁金鱼村南宋窖藏瓷器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重要的考古发现,共出土文物1300余件,以南宋龙泉窑和景德镇窑的瓷器为主,兼有定窑、耀州窑、清溪窑、磁峰窑、广元窑等窑口的产品,涵盖日常生活中的香炉、花瓶、文房用具,以及杯、盘、碗、盏、注壶等饮食器具,是展现宋人生活用瓷的丰富资料。“宋韵——瓷器背后的宋代生活”展览主要展示遂宁金鱼村出土南宋窖藏瓷器,展览以宋代文化为背景,以宋瓷为载体,辅以宋画、宋代诗词、文献等图文版面,将瓷器融入宋人的插花、饮茶、焚香、祭祀、饮宴等生活场景中,使观众有穿越时空之感,沉浸式感受宋人的生活美学。
精品文物
每一件展品都是时光的“诗人”
于寂静无声处 述说历史
让我们在这青色韵味里
品味“匠心独运”
▼▼▼
南宋龙泉窑青釉荷叶盖罐
它是宋代青瓷文化社科普及基地的“顶流”展品,具备四大特征:体积硕大、釉色莹润、品相完好、存世稀少。这件青釉荷叶盖罐由罐盖与罐体组成,盖沿呈荷叶卷曲状起伏,罐体圆润饱满,通体施梅子青釉,釉色青翠欲滴。值得说明的是,荷叶形盖罐多见于元代,宋代同类器物极为罕见,而此罐兼具超大尺寸与绝美釉色,堪称稀世珍品,当之无愧为镇馆之宝。
南宋龙泉窑青釉龙耳簋式瓷炉
簋(guǐ)原为陶制食器,后演变为青铜礼器,宋代出现少量瓷质簋。此件龙泉窑簋式炉通体施肥厚光润的梅子青釉,造型匀称端庄,两侧饰有与红山文化“中华第一龙”形制相近的龙形耳。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以龙纹装饰祭祀礼器,寄托着先民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祈愿。该器耳部缺损处也源自一段传奇:1991年遂宁金鱼村村民王世伦耕作时,一锄意外凿落耳部,由此揭开了轰动全国的南宋瓷器窖藏。
宋代鸭形铜香熏
宋代崇尚风雅,点茶、插花、焚香、挂画并称“四雅”。其中焚香活动广受各阶层青睐,催生出多样的香具。这件铜鸭熏炉设计精巧,造型生动,属仿生型熏具:鸭立昂首,翅膀可揭作盖,揭开后中空腹部可置香粉或香饼,点燃后香气经鸭颈从喙部徐徐散出。作为宋代文人雅士珍爱的“香鸭”,其使用方式颇具巧思,堪称实用与艺术的结合。
科普活动
近几年基地推出了
“研瓷之韵 习宋之雅”
“流动博物馆”“问瓷遂宁”等
社科普及活动
暑假期间
基地还为广大青少年朋友
准备了丰富的“科普大礼包”
▼▼▼
“我是小小造纸匠”体验活动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活动让青少年了解纸的“前世今生”,亲手体验一张纸的诞生。
“如果纹饰会说话”马家窑彩陶纹饰探究
通过参观和多媒体教学,让青少年欣赏馆藏马家窑彩陶纹饰,了解纹饰的发展演变,并通过绘制纹饰来体会先民的情感表达。
“文明之光”——活字印刷术体验活动
活字印刷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助推器。通过活字印刷体验,锻炼青少年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
“风景里的遂宁”AR智慧课堂
通过多媒体将灵山秀水、十里荷塘、古刹佛影、田园牧歌等画面完美地集结一体,以全新的授课方式引导青少年探秘遂宁各大名胜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致,激发青少年对遂宁历史文化的学习兴趣。
是否想近距离感受“宋瓷之美”
趁着暑假
来预约一场社科之旅吧
预约指南
官微:关注“四川宋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 菜单栏“来参观”→“门票预约”
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9:00~18:00
逢周一(国家法定节假日,特殊情况除外)闭馆
地址
四川省遂宁市河东新区德水北路遂宁市文化中心D区
资料来源:四川宋瓷博物馆(遂宁市博物馆)
承办单位:遂宁市社科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