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向宇
“现代铲屎官为猫主子铲屎喂粮已觉倾尽心力?那是没见过老祖宗养猫的阵仗!”
正在举办的2025南国书香节上,一本揭秘古代猫咪文化的《中国猫咪》直接把读者的好奇心拉满:咱老祖宗要养一只猫可得先“聘”。
《中国猫咪》作者刘朝飞现场亮出一张复制的明崇祯十六年的《纳猫儿契式》,现场瞬间议论开来:原来古人要迎一只猫回家,讲究起来竟比娶媳妇还隆重!“第一步,挑个良辰吉日,差一天都不行;第二步,写聘书、备聘金,这聘书得画猫的‘玉照’,写上毛色、年龄,还得许愿‘愿主子抓鼠不拆家’;最后,得请东王公、西王母当见证人,相当于给猫办了场‘跨国’婚礼!”
记者翻阅了《中国猫咪》发现,这本书里藏着大量鲜为人知的古代撸猫史,它以《猫苑》《猫乘》《衔蝉小录》三大古籍为底本,把历代文人对猫的痴狂事儿全扒了出来,文白对照的翻译更是让古籍里的“猫话”妙趣横生。
刘朝飞指着书中插图给记者科普:“古人给猫取名,很有文化底蕴。纯毛色的叫‘四时好’,听着就像四季都揣着个小暖炉;褐黄黑相间的叫‘金丝褐’,走起来像裹着绸缎;最抢手的是‘挂印拖枪’——白身子黑尾巴,额头还有块黑斑,活脱脱带着印章、拖着长枪的小将军!”至于“云团”“锦带”“一锭墨”这些小名,更是把猫咪的灵动模样刻进了名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