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星宇 四川在线记者 卢春阳
8月19日,“民艺·乡愁”——2025年四川民间工艺精品展在四川美术馆开幕。展览不仅荟萃了112件四川编织与雕塑的匠心之作,还配套有系列公教活动,邀请棕编、绳编、草编、面塑、泥塑的专家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讲授,带观众沉浸式感受体验传统民间工艺的独特魅力。据悉,展览将持续至9月7日。
展览配套的系列“公益教学——民间手工艺·沉浸式体验活动”,老师在教授棕编
本次展览延续“民艺·乡愁”主题,荟萃112件编织与雕塑的匠心之作,其中包括52件编织作品,含竹编、绳编、草编、棕编、钩编、真丝编织、铜丝编7个种类;60件雕塑作品,含木雕、根雕、竹雕、石雕、核雕、砚雕、蛋雕、玉雕、金属雕、皮影雕刻、银饰雕刻、玻璃雕琢、木刻、竹刻、泥塑、面塑、木刻书画、根书18个种类。既有名家珍品,也有新人之作;既有行家巨制,也有新手新品,囊括生活、学习、生产及艺术观赏等多方面学术价值。朴素无华的生产用具与唯美高雅的民艺精品,憨态可掬的文创玩意与传统风格的民间作品同台竞技,相互依托。
面塑展品《鱼跃龙门》
在展览现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市级非遗成都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叶牧天,带来传统皮影作品《采花扑蝶》。他表示:“希望通过展览能让更多人了解咱们四川的民间工艺,推动传统民间手工艺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