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明金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的父母在哪里?我为什么能快速地装好一辆飞行机车并帮助不认识的少年们赢得一场比赛?我的装车技术是如何“附身”的?
贾煜的科幻小说《改造天才》,将故事背景设置于2047年,以人的大脑改造术——脑机接口技术灌输孩子科技前沿知识、催生孩子天赋潜能而展开故事情节。由此,小说开篇就留下一连串悬念,抓住读者的好奇心。
在《改造天才》中,脑机接口技术、2032版飞鹰牌折叠机车、能在地上奔驰也能在空中飞行的重型汽车等,都是未来世界的科技产物。在小说中,作家思维的经度和纬度,已经远远超过现实世界儿童和成人的认知。然而,这些对未来世界情境的预判,又符合现实推进的逻辑,这就是科幻小说创作的根本基因。
《改造天才》聚焦的前沿脑机接口技术,基于科学热点展开想象,让故事既有硬核科技的严谨,又充满奇幻色彩。小说以阿万寻找梦中父母的冒险之旅为主线,失忆的天才少年连续闯过常人难以逾越的困境、机智逃脱神秘组织的追踪绑架等情节,凸显了科幻小说的文学性,把人与科学及丰富的想象结合,使作品丰满起来。
飞行机车拼装、神秘人物驾驶飞行重车抓取阿万飞行机车、阿万凭借“猫耳朵”搜寻声音找到梦中竹林等情节,无不蕴含着对未来世界生活场景的科学预设,构成离奇神秘而充满幻想的时空幻想。创设这样的奇幻景象,无疑是为了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开发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世界,鼓励他们对科学前沿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由此,作品贴近了儿童,贴近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对未来的想往。完成了它应有的使命,作品的社会价值也更具有靶向意义。
《改造天才》不仅针对青少年儿童有着特殊的意义,对成人读者也会引发深深的思考。主人公对自己的奇异智能及“天才”的身份并不看重,而是要努力找回梦中的竹林等记忆,从而找到亲情。这种人文关注,隐喻着“成长比天赋更重要”的理念,启迪我们以正确的价值观思考天赋和成长的关系。支撑阿万走下去的是对亲情的渴望,提醒每一个家长,比起培养“天才”,守护孩子的情感世界更为重要,要充分考虑孩子在健康成长路上的情感需求。
不仅是《改造天才》融入深厚的人文情结,贾煜的其他科幻小说也让读者看到,《白色陷阱》贴近人们对传染病的认知、对追逐利益的反思及人性的弱点;《龙门阵》关注传统思想与科学思维在对立中因情感的共鸣如何走向融合,对科学力量和科学发展将让人类付出代价的考量;《喀斯特标本》让读者看到人类在宇宙驾驶飞行器过程中的孤独、脆弱,而要探索宇宙又需要敢于冒险和牺牲的精神。
总之,贾煜的科幻小说,无论是适宜青少年儿童阅读的还是写给成年人看的,其关键点在于始终在科幻叙事中融入人文情怀。
科幻小说在关注人工智能、星际航行、星际地质、AL技术、基因编辑等诸多科技问题和发挥无尽想象时,应以不同方式关注人类思想、伦理道德、家国情感、社会发展规律等人文情怀,以平衡技术想象的冰冷感。
科幻常涉及前沿科技,须通过技术载体追问“何为人类”、科技将把人类带向何方之类问题,让读者更易共情。通过深化科幻的思想厚度“以未来观照当下”,回应人类对爱、孤独、正义、生存意义的追问与情感需求,启迪人类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反省、变革和对未来世界的预知、机变与应对的思索,由此,科幻小说就有了温度、厚度和社会价值。如果没有人文情怀的融入,科幻就可能沦为单纯的炫技,也就失去了对现实的观照意义,丧失文学作品应有的使命。
(《改造天才》,贾煜著,北京少儿出版社,2022年10月)
作者简介
罗明金,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