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余如波 文/图
穿梭于城市,我们偶尔会在桥墩上、隧道里、墙壁上看到一些形式各样的涂鸦。8月28日,成都近悦儿童美术馆新展“行动在街头的少年——一部写在墙上的心灵史”开幕,将涂鸦从街头请进艺术展馆,让幕后的涂鸦写手来到观众面前。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近悦儿童美术馆外,本次展览设置了一面30米长的展墙,供涂鸦写手现场创作。此次展览通过回溯性视角,呈现了27位涂鸦写手的创作个案,辅以近三十年来的涂鸦文化文献。“大致的方式,是选择我们青少年时代一幅作品的照片为稿子,然后进行针对这一次展览的创作。”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水贵介绍。
现场展出的涂鸦工具
本次展览另一位策展人、近悦儿童美术馆联合创始人田萌介绍,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涂鸦最早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的美国费城,从简单的字母与数字编码,到各种风格的字体设计,再到形式各样的图像涂鸦,涂鸦文化不断发展演变。
相比之下,涂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并不算长。根据田萌等人的梳理,中国内地最早的涂鸦可能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其真正的兴起应该是进入新世纪之后。“至今,许多涂鸦者也不将涂鸦视为艺术,确切地说不视为传统意义上的艺术,他们经常自称为写手而不是艺术家。”
“今天能作为参展者站在这里,心里满是激动与感恩。”参展涂鸦写手JEER从2002年开始涂鸦创作至今,其展出作品正源于第一张涂鸦的照片。“当旧影像与新创作在展厅相遇,我仿佛也与20年前的自己重逢。”在他看来,这次展览不是终点,而是国内涂鸦文化被看见、被理解的新起点。它让更多人知道涂鸦不只是墙上的色彩,更是青少年表达生命的激情、对话社会心灵的语言。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1日。展览期间,川观新闻将与近悦儿童美术馆联合推出福利赠票活动,敬请广大读者、用户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