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第二届金熊猫奖纪录片单元评委鲍里斯·米蒂克:对中国纪录片有特别的兴趣,因为这里有太多故事

2025-09-11 17:10:3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当前,第二届金熊猫奖终评正在成都进行中。来自塞尔维亚的导演、制片人鲍里斯·米蒂克作为纪录片单元评委接受了媒体专访。

鲍里斯·米蒂克多年来致力于纪录片的全球合作与交流,在采访中谈到了自己对中国纪录片蓬勃发展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此次前来参加金熊猫奖的期待:“祝愿金熊猫奖实现其使命,成为中外人才与多元题材影片的交融平台。”

谈纪录片:“我对中国纪录片有特别的兴趣”

鲍里斯·米蒂克从业多年来拍摄了多部广受关注的作品,包括《美丽的黛安娜》《泰坦尼克》《再见,你好吗?》《赞美虚无》等代表作。在他看来,纪录片是一种很美妙的体验,自己对中国纪录片有特别的兴趣,因为这里有太多故事是世界其他地区所不了解的。“同时,这里一切事物都在飞速变化,即使是我们自以为了解的故事,也总能通过新方式重新解读。”

鲍里斯·米蒂克说,中国非常擅长在学习和融合全球各地的不同创意,并能将其转化为高效有力且精美的作品,自己从开始关注中国艺术领域,至今不过十年时间,但中国纪录片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非常迅速地吸收了全球的艺术精华,同时也希望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的作品不会丢失那份独特的中国叙事魅力。

谈跨文化交流:“保持独一无二的个性”

在如今全球化时代,纪录片的跨国界交流合作,成为文化交流一种重要形式。作为一名多年来推进纪录片的全球合作与交流的纪录片人,鲍里斯·米蒂克谈到了一个小故事,自己在制作上一部纪录片时,是一部关于"虚无"的实验性艺术纪录片,自己曾向全球许多摄影师发起了一个挑战——能拍摄万物但能拍摄"虚无"吗?在这个过程中,也邀请了中国摄影师参与,中国摄影师们接受了挑战并提交了素材,这些作品既独具特色又与世界各地摄影师的作品完美融合。

鲍里斯·米蒂克认为,如今全球年轻电影人都应成为饥渴的学习者,需要感悟生活、钻研电影艺术,应该通过亲身实践去学习,汲取所有可能的建议同时重新诠释这些建议,最重要的是不能迷失自我,保持独一无二的个性。

谈金熊猫奖:“是文化与电影制作风格的交汇之地”

鲍里斯·米蒂克曾参加过全球多个电影节,曾获威斯巴登goEast电影节金天鹅奖最佳影片奖、ASTERFEST电影节最佳影片奖。首次来到成都参加金熊猫奖,让他感觉“非常美妙”。“每次来中国都是美妙的体验,我已经来过五次、到过不同地方,每次的感受都有趣又充满收获。这其实和电影创作很相似,我们总是用新的演绎去看相同的故事。”鲍里斯·米蒂克说,成都和四川对自己而言,是在中国美好经历的全新演绎。

在他看来,金熊猫奖巧妙融合了面向电视的纪录片与面向银幕的纪录片,既有纪实类资讯节目也有更具电影感的叙事作品,它也是不同视角的融合,包括中国视角与全球视角,从这个意义上说,“金熊猫奖是文化与电影制作风格的交汇之地。”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