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演出的下沉与二三线城市的“上桌”丨文化评弹

2025-09-11 20:18:1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四川在线记者 郑志浩

2025年的最后两个季度,想要在四川本地看大型演唱会和音乐节的观众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能够挑选的演唱会数量众多,可去的城市也为数不少。

根据目前已经官宣的大型演唱会档期,除了省会城市成都的密集演出,二三线城市也将陆续迎来大型演唱会和音乐节。

在9月12日成都站演唱会后,艺人张韶涵将再度来川,其自贡站演唱会将于10月25日开演。国庆假期,泸州将举办“泸州酒要会·银河左岸音乐节”。巴中群星演唱会10月18日开启。华语巅峰·超级演唱会遂宁站演出10月19日开唱。11月,“声之所向 乐山乐山”群星演唱会将开演。

这显示了当下大型演出向二三线城市逐步下沉开拓的趋势。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度行业报告显示,大型演唱会向二线城市集中,大型音乐节在三四线城市的票房占比从25.3%升至29.1%。根据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四川乐山、遂宁等省内二三线城市大型演出在全省的占比从8%增至17%。

以演出的具体分类来看,大型演出的下沉与二三线城市的“上桌”,交汇于同一点——拼盘式演唱会。区别于个人演唱会,拼盘式演唱会即多位歌手或乐队在同一舞台上轮流演出的形式,演出歌手往往是非头部艺人的组合。此外,大型音乐节一般也是多位歌手轮番上阵,可以视为另一种形式的拼盘式演唱会。

拼盘的方式,是演艺市场竞争和参与多方互动的相对具有性价比的稳妥之选。对于举办地尤其许多中小城市而言,城市人口基数和配套设施在现实情况下确实难以吸引头部艺人,退而求其次选择其他艺人的组合,成本相对较低,并且通过多组艺人的亮相,能够尽量覆盖不同偏好的观众,提升上座率。

举办大型演出筹备周期长,地方的承载能力、接待能力受到考验。即使面对重重考验,二三线城市依然在积极争取。自贡在张韶涵演唱会落地后还在争取薛之谦等艺人演唱会落地,江西赣州市官方媒体下场征集本地网友呼声,强烈参与意愿背后很重要的驱动力是大型演出的消费“溢出”效应。

大型演出,一座城市短时间内涌入上万的观演人群。在演唱会的单一消费场景之外,如何盘活更多消费的活力?发展“票根经济”几乎成为今年举办大型演出的城市决策者的共识。门票成为跨场景优惠的凭证,作为流量入口,可以把单次消费转化为多场景消费。

四川乐山、达州、泸州多地推出配套服务措施,提供免费公交接驳,为持有演唱会门票的游客给予当地景区门票减免、住宿、餐饮等优惠。这些活动不仅能带动直接消费,还能展现城市形象。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和分享,则能形成更大的拉动效果。

曲终之处,有文化氛围的持续升温、市民文化认同感的不断增强,以及一个更具活力和包容性的城市文化形象。让“流量”真正变为“留量”,二三线城市在这股势头之外,还需付出更多努力:一方面要持续提升场馆设施、交通接驳、公共服务等“硬件”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提升观演体验等“软件”实力,深入挖掘不同消费场景间的互补性,减少“票根经济”跨场景应用的壁垒,立足本地文旅、商业等服务行业的优势资源,让观演热情传导至更加丰富多元的文旅场景。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