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陈云鸽 吴枫
9月12日,第二届金熊猫奖评委会动画片单元评委、导演速达接受了记者采访,从入围作品谈到爆款诞生,从中国美学谈到世界表达。她指出,中国动画正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真挚的情感共鸣实现“破圈”,在传承“中国动画学派”精神的同时,正积极探索一条兼具民族特色与世界视野的国际传播新路径。
速达表示,在本届金熊猫奖动画单元评审中共有77部入围作品,涵盖艺术短片、系列剧集和动画电影等多种类型,题材丰富、风格多元。她特别指出,许多作品展现出新颖的艺术表达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评审过程中,来自不同国家的评委积极交流、碰撞观点,体现出动画艺术跨越文化的对话能力。
作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代表,速达强调“中国动画学派”的传承与创新始终是创作核心。“我们坚持从中国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将中国哲学、美术和叙事传统融入创作。”无论是《浪浪山小妖怪》中的水墨意境,还是《哪吒之魔童闹海》《长安三万里》对经典形象的重塑,都体现出中国动画在美学与技术层面的双重进步。速达表示,中国动画不再模仿日美风格,而是以文化自信展现东方独特美感。
在推动中国动画“走出去”方面,速达认为既要尊重国际视听语言规则,也要坚守文化独特性。“情感是世界共通的语言。家庭、友情、勇气、成长……这些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是连接不同文化观众的桥梁。”她以《大闹天宫》3D版海外制作为例,指出中国美学意境完全可以打动国际观众。“海外同行希望看到真正体现中国美的作品,而非‘日本脸’或‘美国脸’的复制。”
速达同时肯定了地域文化对中国动画发展的支持。以上海、成都等为代表的城市积极营造动画产业生态,涌现出《哪吒之魔童脑海》《浪浪山小妖怪》等优秀作品。四川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也为动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
从《大耳朵图图》传递真善美到《中国奇谭》展现古典美学,速达表示中国动画始终秉持“引领而非迎合”的创作理念,致力于通过动画艺术滋润心灵、传递和谐价值观。随着第二季《中国奇谭》明年推出、多部合作影片持续推进,中国动画正以更从容的姿态走向国际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