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星云嘉年华开幕,刘慈欣:年轻创作者们共同为中国科幻铺就了未来之路

2025-09-20 15:08:5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蒋华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9月20日上午,2025科幻星云嘉年华在成都科幻馆开幕。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何夕,四位中国科幻创作领域的头部作家集体现身,与董仁威、吴岩、程婧波等超500名科幻作家、出版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为科幻爱好者们带来一场融合思想深度与互动乐趣的文化盛会。

本届科幻星云嘉年华期间将举办纪念中国科幻电影100周年活动、2025华语科幻星云论坛、华语科幻星云奖金奖作家签售会、科幻·文学大咖对话以及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等活动。其中,刘慈欣、阿来、韩松三位作家的对谈备受期待。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刘慈欣的开场发言充满遐思。他解读“星云奖”命名的深意:“星云是宇宙中最壮丽的存在,比如著名的马头星云和创世之柱,星云横跨几十光年的太空,其中任何一缕云丝都能容下整个太阳系,星云在自身的引力作用下聚集起来引发核聚变,从而成为恒星。”在他看来,星云是“亿万星辰的摇篮,也是创造和诞生之地”,而这种孕育与创造的特质,正是“科幻的精神在宇宙中最好的对应物”。


刘慈欣

谈及华语科幻星云奖的价值,刘慈欣表示,这一由世界华人科幻协会设立的公益奖项,已成为华语科幻界公认的权威奖项:“星云奖创立以来有上百位科幻作家获奖,许多年轻的科幻文学后起之秀由此走上了更加广阔的创作之路,为中国科幻铺就了走向未来之路。”他认为,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将“继续为中国科幻寻找未来的领航者”。


科幻大片经典海报

面对人工智能对科幻文学的影响,刘慈欣客观分析了挑战与机遇。他坦言:“一方面AI正在进入创作领域,从发展的眼光看,在可预期的将来,人类作者将面对着巨大的挑战,我们自身的很多能力将被取代和超越,科幻创作的许多方面将被重新定义,我们在未来能否找到自身不可替代的因素,到现在还是一个未知。”但同时也指出机遇所在:“AI影像生成技术的发展,文字和影视创作的界限可能渐渐模糊,科幻作者有可能独自把自己的小说改编成影视。”

“愿星云奖和华语科幻一起走向未来,直到有一天人类真的启程飞向星云。”刘慈欣送上了非常科幻的期许。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