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里再现峥嵘岁月,抗战漫画艺术讲座在四川报业博物馆开讲

2025-09-23 18:05:1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讲座现场。报博馆供图

四川在线记者 张斌

9月23日,名为《号角初响——抗战漫画艺术的兴起》的漫画艺术讲座在四川报业博物馆开讲。该活动不仅是“铭记历史 共绘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漫画展的重要环节,也被部分省内高校列为接受红色教育的“开学第一课”。

讲座现场。张斌摄

活动由四川报业博物馆与阿来书房联合主办,特邀四川省美术家协会连环画漫画艺委会秘书长刘可担任主讲,来自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成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等高校的百余名师生现场聆听。

刘可系统梳理了抗战漫画运动的发展脉络。他表示,抗战漫画运动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漫画家以画笔为武器,投身救亡图存的民族战争、推动抗战胜利的重要宣传行动,也是抗日文化救亡运动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894年甲午战争至1931年为发轫期,1931年至1937年为蓄力期,1937年至1945年为全面勃发期。

讲座中,刘可以丰富的历史资料与代表性作品为例,生动阐释了抗战漫画在不同阶段的艺术特点与社会功能。例如,七七事变后,张仃迅速创作《收复失地》,展现出漫画家的爱国激情与战时担当;谢缵泰的《时局图》、张光宇的《三个渔夫》等经典作品,以及《上海漫画》《女声》《沪声》等刊物,均在动员民众、传播抗战思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可特别强调,抗战时期的刊物在文化传播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上海漫画》以直观画面传递抗战信念;《女声》从女性视角发声,激发女性群体的抗战力量;《沪声》则深入呈现上海民众的战时生活与心声。这些作品从多维度构建起抗战舆论阵地,为民族救亡注入文化动能。

讲座结束后,师生们还参观了报博馆的主题展览。不少师生表示,通过沉浸式观展与专题分享相结合的形式,他们感受到一幅幅具有时代印记的漫画,背后是漫画家“以笔为剑”的奋斗精神与艺术担当。

    编辑推荐